诸子喻山水原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6 06:35:32
诸子喻山水原文

诸子喻山水原文
诸子喻山水原文

诸子喻山水原文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论语·子罕》
上不天则下不遍覆,心不地则物不必载.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历心于山海而国家富.上无忿怒之毒,下无伏怨之患,上下交朴,以道为舍.故长利积,大功立,名成于前,德垂于后,治之至也.《韩非子·大体》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管子·形式解》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
徐子曰:“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
孟子曰:“原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孟子·离娄下〉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孟子·尽心上〉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第八章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老子〉第66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第78章
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 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孙子·虚实篇〉

诸子喻山水》原文与译文
【原文1】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1),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原文2】上不天则下不遍覆,心不地则物不必载。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历心于山海而国家富。上无忿怒之毒,下无伏怨之患,上下交朴,以道为舍。故长利积,大功立,名成于前,德垂于后,治之至也。
【原文3】海不辞水,...

全部展开

诸子喻山水》原文与译文
【原文1】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1),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原文2】上不天则下不遍覆,心不地则物不必载。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历心于山海而国家富。上无忿怒之毒,下无伏怨之患,上下交朴,以道为舍。故长利积,大功立,名成于前,德垂于后,治之至也。
【原文3】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原文4】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1);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原文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原文6】徐子曰:“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
孟子曰:“原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原文7】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原文8】“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原文9】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原文10】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原文11】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诸子喻山水》全文翻译
1.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堆成,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在平地上堆山,即使才倒下一筐,这时继续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
【评析】 孔子在这里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他鼓励自己和学生们无论在学问和道德上,都应该是坚持不懈,自觉自愿。这对于立志有所作为的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对人的道德品质的塑造。
2. 上面如果不是有辽阔的天,那么就不能覆盖整个世界;心胸如果没有大地那样宽广,那么就不能负载万物。泰山对土石没有好恶之心(都能容忍),所以能够形成它的高大;江海对细流不加选择(都能包容),所以能够形成它的富有和浩瀚。所以君主的气魄像天地那样宏大,于是万物齐备;心胸像山海那样宽广,于是国家富强足。君主没有因愤怒而残害臣民,臣民没有因积怨而产生对君主的祸患;君主和臣民都返朴归真,把道作为归宿。所以长远的利益积聚了,巨大的功业建立了,名望树立于生前,恩德流传于后世,(从而达到)国家大治的最高境界。
3. 大海不拒绝各种各样的水,所以才能成就它的博大;大山不拒绝形形色色的土石,所以才能成就它的高峻;贤明的君主不嫌弃百姓,所以能够聚集众多的臣民;读书人不厌倦学习,所以能达到圣人的境界。
4. 孔子说,聪明的人喜爱水,仁德的人喜爱山;聪明的人好动,仁德的人喜静;聪明的人快乐,仁德的人长寿。
【注释】(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音zhì,同“智”;乐,古音yào,喜爱的意思。
【评析】 孔子这里所说的“智者”和“仁者”不是一般人,而是那些有修养的“君子”。他希望人们都能做到“智”和“仁”,只要具备了这些品德,就能适应当时社会的要求。
5.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不分昼夜地向前流去。”
6. 徐子(徐辟)问(孟子):"孔子多次称赞水,说‘水啊!水啊!’,(可是)他从水那里取法什么呢?”
孟子回答说:“有源泉的水都是滚滚而来,不分昼夜,把低洼之处注满,又继续向前奔流,最终到达了大海。有本源的事物都是这样的,孔子就取法他这一点罢了。如果没有本源,就象七八月时的雨水,一时也能注满大大小小没的沟渠;但是一会儿就干涸了。所以名誉超过实际,君子引为耻辱。
7. 孟子说:“孔子登上了东山,便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了泰山,便觉得天下也不大了。所以看过大海的人,就难以被别的水吸引了;曾在圣人门下学习过的人,就难以被别的言论吸引了。观赏水有一定的方法,必须要观赏它的波澜。日月都有光,连一点儿细小的缝隙都必定照到。流水这东西,不把洼地流满,就不再向前流;君子有志于道,不到相当程度,就不可能通达。”
8. 最高的善像水那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停留在众人所憎恶的低洼的地方,所以它接近于道。(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样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样相亲,言语要像水那样真诚,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有理,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行为要想水那样待机而动。正因为他像水那样与万物无争,所以才没有过失。
(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9. 江海之所以能够成为一切河流的归宿,是因为他善于处在下游的位置上,所以能汇集百川。
(大江大海能成为百川汇集之地的原因,是因为它所处在低下的位置,因此成为百川之王。)
10. 天下再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的了,而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胜过水,这是因为任何东西都不能能替代水。弱胜过强,柔胜过刚,天下没有人不懂得这个道理,但是没有谁能够遵循它。
11. 用兵的规律就象流水,水的流动,是避开高处流向低处;作战的规律,是避开敌人坚实之处而攻击它的弱点。水因地势的高低而制约其流向,作战则是根据不同的敌情而制定不同的对策,夺取胜利。所以,用兵打仗没有固定的模式,流水没有一成不变的形态。能够根据敌情变化而灵活机动地取胜,就叫做用兵如神。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