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上的古代渡口是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6 22:43:11
京杭大运河上的古代渡口是什么

京杭大运河上的古代渡口是什么
京杭大运河上的古代渡口是什么

京杭大运河上的古代渡口是什么
京杭大运河始于春秋时期,成于隋代,繁于唐宋,截弯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
  年龄段:0岁—约1100岁
  历程一:春秋
  春秋初期,当时扬州地盘上的邗国被吴国吞并.吴国疆域的北界大致在淮、泗一线,其中包括长江以北的千里沃野.虽然长江与淮水之间遍布湖沼水泊,却没有一条内河水道可以通达.这对吴国北上征战,争霸中原,很是不利.
  于是,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始筑城、挖河.蜀冈上的邗城,成为夫差北上的前敌指挥部.引长江水经瓜洲(今江苏省邗江县南部)北入淮河.这条联系长江、淮河的运河,当时称为邗沟,从瓜洲到末口(今淮安附近)全长约400余里.因为利用天然湖泊以减少人工,所以邗沟线路曲折迂回.邗沟又有“邗江”、“韩江”、“渠水”、“邗溟沟”、“中渎水”等名称.
  公元前473年,邗沟开成后的第十三年,吴王夫差被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打败.邗沟成为这位亡国之君的千古遗作.
  历程二:汉代
  汉代的扬州被称作广陵,当时的长江还在广陵城边.吴王刘濞设都城于广陵城.刘濞曾对运河作出过重大贡献,他开挖了一条著名的“茱萸沟”运河.茱萸沟亦名邗沟,又名运盐河,是后来通扬运河的前身,大体为今老通扬运河西部河段.
  汉朝政府对邗沟也进行了整修.建安二年至五年(197-200),广陵太守陈登鉴于邗沟曲折迂回、舍近求远,对它作了改道与疏通.陈登对邗沟动了大手术,拉直了原樊良湖至末口的弯曲水道,大大便利了航行交通.史书上将这一工程称作“陈登穿沟”.人们习惯于把这条渠道称作“邗沟西道”,将原河称作“邗沟东道”.
  历程三:三国、两晋
  三国时,邗沟处在魏、吴交界处,属于争战之地.曹魏也曾对邗沟进行了一些改造.
  由于邗沟西道从樊良湖到津湖基本上利用天然湖泊航行,风急浪高,直接威胁航行的安全.西晋永兴(304-306)初,为了确保通航,便在樊良湖东侧凿了一条人工水道,直通津湖(界首湖);接着在津湖的东南口,沿津湖东岸开凿了一条长20里的人工渠道,使邗沟避开了津湖风浪之险.从此,邗沟西道中段全改为人工渠道,航行条件明显改善.
  到东晋时,江都(今扬州)城南沙洲淤涨,长江南移,造成邗沟至长江的出水口被淤堵.于是,东晋永和年间(345-356)改修邗沟南段.自今仪征境内的欧阳埭引长江水,向东行至今三汊河、扬子桥,北上广陵.这条长达60里的新渠,便是仪扬运河的前身.
  历程四:隋朝
  实现国土的大统一,是开凿远程运河的基本前提.开皇七年(587),隋文帝杨坚开挖了山阳渎.
  关于山阳渎的线路,有不同看法.一般认为,山阳渎的行经路线是:自扬州茱萸湾东北向东经宜陵折向北,经樊川、高邮三垛至宝应之东的射阳湖,北经山阳而到达末口.也有人说,隋文帝开山阳渎只是对邗沟旧道的疏浚、裁弯取直,并取消了不必要的埭堰.
  开凿山阳渎后,运河南端又从扬子(今扬州城南扬子桥附近)入江了,仪征的欧阳埭同时还是另一个入江口.
  隋炀帝杨广的名字,一直与中国古运河紧紧相连,永远无法分开.大业元年(605),亦即开山阳渎后的18年,隋炀帝在开通济渠的同时,“又发淮南民十余万开邗沟,自山阳至扬子入江.渠广四十步,渠旁皆筑御道,树以柳”.这是在邗沟旧有基础上的一次大规模的整修扩大,形成了后代运河的规模.
  有人说,在中国历史上,很多皇帝都修过长城,秦始皇成为最杰出的代表;很多皇帝都挖过运河,隋炀帝成为最杰出的代表.然而,既修过长城,又开了运河的皇帝,只有隋炀帝一人.这涉及到对中国历史与中国帝王的评价,可谓意味深长.扬州城,与大运河紧紧相连,与隋炀帝也不能分开.这个皇帝曾当过10年扬州总管,开通了大运河,三下江都,最终死在这里.
  自隋以后,每年数十、百万石的漕粮和江淮物资经过邗沟,运达关中.邗沟成为一条重要经济与军事命脉.别名:漕河、官河
  年龄段:约1100岁—1500岁
  历程:唐朝 唐王朝继承了前朝留下的现成基业,它无须再像隋朝那样大规模地开凿运河,只要对旧有河道加以疏浚、整治就行了.其中对山阳渎亦即邗沟的规模较大的整修有五次.唐代将运河称为“漕河”或“漕渠”.
  开元二十五年(737)润州(今镇江)刺史兼江南东道采访处置使齐浣,着手改换漕运道路.他将江南漕路移到京口塘(即京口埭,在今镇江城西北江边)下,直渡对岸的瓜洲.而在瓜洲至今三汊河之间开凿新河,即伊娄河.这样,既避免了船只货物漂损,又省去了水陆转运环节,每年节约运费数十万.至此,山阳渎又有了一条直达长江的新运河.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楼船夜雪瓜洲渡”,伊娄河开通后,瓜洲成为一个重要渡口和军事要地,无数故事与传说在这里发生.
  早先从扬子津渡江,江面水阔40余里;唐开伊娄河、筑伊娄埭后,江阔20余里;宋时瓜洲渡口仍阔18里,如今只有七八里了.
  “水郭帆樯近斗牛”,运河帆樯如林,古渡人声鼎沸.“街垂千步柳,霞映两重城”,穿扬州城而过的运河被称为官河,邗沟故道成为城中内河,运河水系在扬州城市的格局中起着重要作用.有人认为,上世纪70年代末在石塔寺附近发现的宽达30米的古河道,就是唐罗城内的官河.河兴城旺,唐代的扬州呈现出空前繁荣.“十里长街市井连”,“夜市千灯照碧云”,商贾如云,文人荟萃,笙箫歌吹,说不尽的扬州繁华.
  一般认为,如今宝塔湾向北绕城至黄金坝河段,唐时已有部分河道,后为北宋天禧二年(1018)江淮发运使贾宗主持开通.但有人以为,宋代运河是在唐代运河基础上加以疏浚而成.果真如此,则今天扬州城区的古运河就不是宋河,而是唐运河了.学名: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