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段落赏析(300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1 21:19:07
水浒传段落赏析(300字)

水浒传段落赏析(300字)
水浒传段落赏析(300字)

水浒传段落赏析(300字)
武松走了一直,酒力发作,焦热起来,一只手提哨棒,一只手把胸膛前袒开,
踉踉跄跄,直奔过乱树林来;见一块光挞挞大青石,把那哨棒倚在一边,放翻身体,
却待要睡,只见发起一阵狂风.那一阵风过了,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
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武松见了,叫声“阿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哨
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那大虫又饿,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上略按一按,和身望上
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作冷汗出了.
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
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闪,闪在一边.大虫
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
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
般捉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
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哨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
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
不着大虫,原来打急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
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
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
花皮胳嗒地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扎,被武松尽力气捺定,那里肯
放半点儿松宽.
赏析:武松与老虎搏斗,绝不是“赤膊上阵”式的硬拼.他在上井阳冈时已喝了那醉人的透瓶香,真要是与老虎硬拼,恐怕手脚也不是那么好使唤的了.再说,人与老虎相拼,毕竟不是那么容易取胜的.没有稳操胜券的把握,硬是与老虎拼,是人打死了老虎还是老虎吃了人,那都很难说呢!武松在这个时候,对付老虎的“一扑、一掀、一剪”,采取的是“一闪、一躲、一闪”的策略,机智地避过老虎的攻击,等到老虎没了气力,武松才发起总攻.这里其实写出了武松他是处处在小心地保存自己,伺机压倒老虎的精细.

多少字?
近来听了许多有关《水浒传》的反面声音,有的甚至说它应该退出四大名著行列。究其原因,无外乎是故事情节太过暴力凶残。认真想来,《水浒传》中虽然有那些该杀的恶人,但也的确有太多不该杀之人。从表面上看,总的来说,惹了梁山好汉的人都会死,连其相关人等都不得好死。真是应了周杰伦《双节棍》里的话:“惹毛我的人有危险”。
我们来看两场很过分的屠杀,一场是张都监血溅鸳鸯楼(带楔子版的三十回...

全部展开

多少字?
近来听了许多有关《水浒传》的反面声音,有的甚至说它应该退出四大名著行列。究其原因,无外乎是故事情节太过暴力凶残。认真想来,《水浒传》中虽然有那些该杀的恶人,但也的确有太多不该杀之人。从表面上看,总的来说,惹了梁山好汉的人都会死,连其相关人等都不得好死。真是应了周杰伦《双节棍》里的话:“惹毛我的人有危险”。
我们来看两场很过分的屠杀,一场是张都监血溅鸳鸯楼(带楔子版的三十回),一场是宋江杀尽黄文炳一家(带楔子版的四十二回)。鸳鸯楼,武松杀了十五口人。只有张都监张团练和蒋门神该死。另外十二口人都是冤死鬼。江州城,宋江率众杀了黄文炳家四十五口人,这四十五口人全是冤死鬼。后来,浪里白条张顺捉住黄文炳,李逵一刀刀割了他。只有这一个才是该死之人。小说才到四十二回,已经至少有五十七个人是冤死的了(我还没有算截法场和两番攻打江州时那些误伤的民众)。
张都监受张团练之托暗算武松,皆因蒋门神的银子,这实在可恶。我们可以细细想想,人命关天的大事,只是因为蒋门神有钱,只是因为张团练和张都监关系很好就能做成,实在很可怕。草菅人命的事情居然就像借朋友几块钱一样就可以答应下来。可见在张都监眼里根本就没把武松这样的人命看成人命,他只是知道武松是硬取不了的,所以使了个下三烂的计策,还真是花了不少心思。为了害一个人命,把朋友情谊、胸中计策都用上了,这种人还真是杀了算了。这事情一让武松想明白过来,还真是可气,原来对自己那么好的人所有的做法都是计策——这实在让人牙根痒痒。你想想看,你的生命里有没有除去父母之外对你特别好的人,让你相当感恩的人。如果有朝一日你终于明白那人的行为居然是为了害你性命的,你的仇恨心里会突然猛升的。人便是如此,爱之深,才会恨之切。所以我们很能理解一个刚刚失去亲人的武松,在接受了如父兄一般的关爱时候的那种归属感,我们也很能理解当武松知道自己的死心塌地原来是进了一场恶心的圈套的时候那种恼怒感。所以武松杀死张团练、张都监以及蒋门神都是很容易理解的。不过武松为什么要杀死十二个无辜者呢?我们依然可以理解武松那时已经杀红了眼睛,我们可以说是“官逼民反”——是万恶的社会将武松从一个有情有意的男儿逼到了杀人魔鬼的路上。但是毕竟,武松在这一回中是个滥杀无辜的角色。并且,通过读原文,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施耐庵对这样的行为是按照英雄举动来描写的,他一点也不反对,甚至是赞颂的!这究竟为什么?
我们再看宋江率众杀黄文炳全家。宋江的仇人是黄文炳,因为黄文炳抓住了宋江的把柄——反诗。宋江的一句“敢笑黄巢不丈夫”的确是宋江要谋反的最好证据。这里我们解释一下,黄巢,是唐末著名的农民起义将领,他率兵曾攻入了唐朝首都长安,并且建立了大齐政权,自称皇帝,把唐帝国打得是七零八落,把皇帝赶到四川去了。有关宋江这人的心思,我们以后再具体分析,就现在来看,他的一句“敢笑黄巢不丈夫”分明是他要以黄巢为偶像,成为他那样的人。这句话翻译过来的意思是“谁敢笑黄巢不是伟大的人物”?这反问句的意思太明显了。这还不是要反么?
要说黄文炳这个人真是人才,宋江的反诗就写在浔阳楼上,只有黄文炳机警的读出了个中含义。并且,黄文炳也进一步想到了这首反诗是自己升官发财的有利品。你想啊,抓住一个反贼你得是多大的功劳啊。所以黄文炳撺掇蔡九知府无论如何也要弄死宋江,这样,自己的升官发财之路就可以顺理成章了。这种踩着别人尸体高升的人,也实在可恶。不过站在维护国家安定的角度来看倒也不错。毕竟他代表着统治阶级。
黄文炳与宋江是对立的。站在黄文炳的角度,他没有冤枉宋江,但是他也有他的恶劣一面。他并不是要维护国家的稳定,而是为了个人利益。无论如何吧,站在宋江的角度来看,黄文炳是该杀的。因为黄文炳非要置宋江于死地。可是,宋江却率众杀了黄文炳家四十五口,唯独没有这个与宋江有大仇的黄文炳。宋江对制造这起灭门惨案的梁山好汉们说说:不要伤及无辜百姓。那么,黄文炳的四十五口家人不是无辜百姓么?也许,宋江与武松有一个相同的心理:害我之人,我让他全家死光光!好,那么黄文炳有个哥哥就住在隔壁,他叫黄文烨,为什么不杀?原因在书中有:那个通臂猿侯健说黄文烨是个行善事,扶危济贫的好人。于是宋江就特意嘱咐不要杀这个人。这样看来,梁山好汉到底是是非分明的,还是是非不分的?难道黄文炳全家就都跟黄文炳一样是个小人么?难道黄文炳全家就没个跟黄文烨一样的人?就都该杀。并且,跟武松杀张都监家一样的是:黄文炳家这死去的四十五口人里一定还有佣人、伙夫等等。这些人也该杀么?
说了这么多,我们来总结一下吧。《水浒传》无法避免的反映了中国古人的一些思想弊端,那就是对于生命的不够尊重,比如里面到处可以出现吃人的现象——这都是落后的表现。具体说到这两场大屠杀,我认为源于古人的“连坐”思想。“连坐”是一种刑法。就是当你被判了“连坐”之后,不仅你的家人要被全部杀光,连你的邻居等人也要遭受此罪——全部杀光。现代人很不能理解,一个人犯错,与他家人何关?又与他的邻居有什么关系呢?“连坐”是古人的思维逻辑,自有它的原因,我们不多说。我们只说,这种思想的根源是对于人的生命没有足够的尊重。这是中国,乃至全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不够文明的表现。我们来看今天的刑罚,再也没有这样的制度了,这是人类的进步。“连坐”刑法反映了人们在那个时代的落后思想,这样来想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水浒好汉们不仅要杀仇人,还要杀与仇人有关的一干人等了——因为他们也有“连坐”思想。所以施耐庵写到这些行为的时候当作壮举来写,并不掩饰,也不反对。
在我们今天不断宣扬要继承传统文化的时候,我们必须知道什么是“扬弃”,就是要有所“宣扬”,还要有所“摒弃”。那些文明的意识要被宣扬,那些糟粕的思想该被摒弃。水浒英雄们不甘被压迫,争取自由争取公平的勇敢精神该被我们宣扬,他们那种惺惺相惜的义气与天不怕地不怕的侠肝义胆也该被宣扬,而这种落后的“连坐”意识,对生命不够尊重的表现,虽然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可以被理解,但是今天看来是必须摒弃的,甚至是要被批判的!
读历史小说好在能看到真实的历史,历史永远是一面镜子,让我们能看到“明”的一面,还能看到“暗”的一面。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