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学期地理期末复习资料~最好有考点的总结.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3 12:09:44
初二上学期地理期末复习资料~最好有考点的总结.

初二上学期地理期末复习资料~最好有考点的总结.
初二上学期地理期末复习资料~最好有考点的总结.

初二上学期地理期末复习资料~最好有考点的总结.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2.1 中国的地形
  东西走向: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南北走向: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 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玉山; 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 弧形走向:喜马拉雅山脉.
  中华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衡山;中岳嵩山.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四大高原:青藏高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高山终年积雪,冰川广布);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开阔,东部的呼伦贝尔草原水草丰茂,以盛产三河牛和三河马闻名);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云贵高原(高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多为梯田).
  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准噶尔盆地(我国第二大盆地);柴达木盆地(被誉为“聚宝盆”,矿产丰富);四川盆地(著名的成都平原位于盆地西部,农业发达,物产丰富,有“天府之国”美称).
  三大平原:东北平原(黑土面积广大);华北平原(地势低平,地面坡度很小);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2.2 中国的气候
  气候复杂多样: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我国气候类型分为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高山气候.
  我国季风气候显著:我国虽然气候类型多样,但季风气候显著,季风气候区最为辽阔.
  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
  多特殊天气:主要有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洪涝是我国发生频繁、损失严重的自然灾害.干旱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气候灾害.
  2.3 中国的河流
  以外流区为主.流域是指河流或水系的集中区域.水系是指流域内所有大小河流以及湖泊、沼泽、地下暗河等组成的水流系统.地表和地下径流最后注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外流河.外流河分布区域,成为外流区.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即河水流入内陆湖泊或消失于荒漠之中的河流,叫做内流河.内流河分布的区域,叫做内流区.
  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以秦岭——淮河为界,以南地区的河流流经湿润地区,水量丰富.以北地区的河流流经半湿润或半干旱地区.
  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3.1 自然资源概况
  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的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
  自然资源分可再生资源(如土地、森林、水、水能、风、风能、太阳能等)和非可再生资源(如矿产资源、污水、核能等).对可再生资源,要实现永续利用;对于不可再生资源,则要十分珍惜和节约,并积极寻找替代资源.由于我国人口数量大,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我国的自然资源总量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但人均不足(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3.2 土地资源
  根据土地的用途和土地利用的情况,我们将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耕地、林地、草地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为非农业用地.由于我国土地类型齐全,所以利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我国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平衡,比例构成不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等,尤其是人与耕地的矛盾极为突出.
  耕地后备资源是指自然条件好,但尚未开垦的宜耕土地,是仅次于耕地的优质土地资源.
  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是我国农、林、渔的主要分布区,且土地利用程度较高,是耕地和林地的主要分布地点.
  耕地分布:季风区,(半)湿润地区,平原及低缓丘陵,东部;
  林地分布:季风区,(半)湿润地区,山地和崎岖丘陵,东北部(自然林)、西南部(自然林)、东南部(人工林);
  草地分布:非季风区,半干旱地区,高原和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北内陆地区,北部和西部(或内蒙古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与南部);
  牧业在西部内陆地区的农业生产中居主要地位.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绝对数量大,类型多样,但人均拥有量小,山区面积广大,难以利用的土地多,土地资源状况不容乐观.
  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乱占耕地;土地开发不合理,导致土地沙化、盐碱化,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水土大量流失.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全国土地资源日是6月25日.
  3.3 中国的水资源
  中国是一个贫水国家,水资源总量为世界第六,而人均占有量更低,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
  水资源时空分配不均.受季风气候影响,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与地区分布很不均匀.从时间分配看,我国夏秋降水集中,冬春季则降水少.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华北、西北地区缺水尤为严重.
  由于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对水资源的利用必须依靠水利工程建设,以有效控制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例如:三峡工程和小浪底水利枢纽,对长江、黄河的防洪及水资源调配发挥重要作用.
  解决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的办法之一就是跨流域调水.如:引滦入津工程,将滦河水引入海河水系;引黄济青工程,将黄河水引入青岛.若要缓解南北方地区的严重缺水,还需实施南水北调引水工程(分东、中、西三线调水至华北、西北).
  夏秋水资源丰富和夏季高温的配合,对农作物生长较为有利,但这种时间上的分配不均也是造成春旱和夏涝的主要原因.
  保护水资源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农业节水、工业节水、家庭节水)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4.1 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交通运输业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交通运输网是国家经济发展的“生命线”.
  公路 极灵活方便,门口到门口直达运输,运量较小(运输容易死亡或变质的货物)
  航空 最快速,运量小,成本高(运输贵重或急需而数量不大的物品)
  铁路 比较快,运量大,成本低,适应性强(运输大宗笨重货物,且为远距离运输)
  水路 速度慢、运量大,成本低,受自然条件限制(运输大宗笨重货物,且为远距离运输)
  管道 运送液态或者气态物质,但初始成本极高
  交通运输网的大致分布格局:东部地区交通运输网密度大(长江中下游平原,陆、海、空运输网发达),西部地区交通运输网密度较小(随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的交通运输网将大大改善).
  铁路是我国最主要的运输方式.
  我国南北铁路干线主要有京哈线、京广线(习惯将京哈线和京广线并列,为南北最长铁路线)、京沪线、京九线、宝成—成昆线;东西铁路干线主要有陇海—兰新线(亚欧大陆桥的一部分)、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此外还有京包(包头)—包兰(兰州)线,哈(哈尔滨)大(大连)线等.
  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从青海省的西宁至西藏的拉萨.北京、上海、广州是我国的国际航空中心.大连、上海和广州是我国的海运中心.
  由北京为起点开出的列车编为单次,驶向北京的列车编为双次.其他铁路路线始发站的列车,远离北京方向的编为单次,驶近北京方向的编为双次.
  根据自然条件、地形因素(如是否沿海,能否乘海路)等,考虑运费、货物情况、目的地、数量、世界这些因素,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有能力制作外地旅游计划.
  4.2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
  利用动、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部门,统称为农业.
  农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等主要生产部门.
  (1)东部(季风区)和西部(非季风区)农业生产的差异(以400毫米降水量线为界,是湿润地去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①西部:天然草场广布,以畜牧业为主(四大牧区:新疆牧区、内蒙古牧区、西藏牧区、青海牧区);由于降水稀少,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河谷、平原和绿洲中.棉花种植分布在新疆棉区
  ②东部:以种植业、林业、渔业为主;
  种植业: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地区
  林业:分布在东北(天然林)、西南(天然林)、东南(人工林)的山地和丘陵
  渔业:分布在东部沿海,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棉花种植分布在长江流域棉区、黄河流域棉区
  (2)东部地区南方和北方农业生产的差异(秦岭—淮河一线为界):
  ①秦岭—淮河以北 旱地 小麦 甜菜 花生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②秦岭—淮河以南 水田 水稻 甘蔗 油菜 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
  松嫩平原(松花江—嫩江冲积平原)、三江平原、辽东平原总称“东北平原”.甜菜东北,花生华北.
  (3)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把要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内容之一.①气候干旱、地形平坦、草原广阔→宜牧则牧.②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宜粮则粮.③气候湿润、河湖众多→宜渔则渔.④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宜林则林.
  农业生产还受当地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与城市和工矿区的距离,市场需求量,农业技术装备,农民文化技术水平).
  我国农业面临的问题有:人口增加、耕地不断减少以及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因此,农业生产要适应国内、国际市场的多方面需求,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运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
  4.3 工业的分布与发展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经济自主、政治独立、国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工业生产主要是从自然界取得自然资源,以及对原材料(矿产品、农产品)进行加工、再加工的过程.以提供生产资料为主的工业叫重工业;以提供生活资料为主的工业叫轻工业.
  我国工业的分布:东部沿海多,西部少,明显形成了沿海(沿海地区集中四大工业区及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沿江(长江沿线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沿河(黄河流域是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沿铁路线(沿京广、京沪、哈大等铁路线,形成许多具有全国意义的工业基地)分布的大势.其中沪宁杭工业区(全国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区、珠江三角洲工业区和辽中南工业区(全国最大重工业基地),皆位于我国的沿海地区.
  影响一个国家工业分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矿产资源、交通运输、消费市场、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劳动力成本以及所在地区的农业基础等.
  合理分布工业是工业建设中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它关系到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城乡结合、国防安全和生产的经济效益.
  高新技术产业是建立在新的科学技术基础上的新兴产业(我国最早的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是北京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是建立在新的科学技术基础上的以电子、信息为支柱的产业.从业人员中,科技人员所占比重很大;销售收入中,用于研究和开发的费用比例大;产品更新换代快.
  它具有“高、精、尖”的特点.我国的主要高新技术开发区多依附大城市,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点状分布特征.
  沿海地区以智力资源和技术力量为依托,侧重科技园区型高新技术产业;沿边地区依靠国家的开放政策和沿边的地理优势,发展贸易导向型的产业;内地依靠优势资源和工业基础,多发展与军工有密切关系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