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皇帝的年号、庙号、谥号是怎么回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16:54:24
中国古代皇帝的年号、庙号、谥号是怎么回事?

中国古代皇帝的年号、庙号、谥号是怎么回事?
中国古代皇帝的年号、庙号、谥号是怎么回事?

中国古代皇帝的年号、庙号、谥号是怎么回事?
年号被认为是帝王正统的标志,称为“奉正朔”.一个政权使用另一个政权的年号,被认为为藩属、臣服的标志之一.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中国分裂的时期.五代十国时,闽国、楚国使用后梁、后唐年号,吴越国使用唐、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和北宋的年号.另外朝鲜、琉球为中国藩属时,亦用中国帝王年号.以朝鲜为例,明亡之后,除与清朝文书往来,内部官方文书拒用清朝年号,改用干支或国王在位纪元,至于民间仍有坚持采用崇祯年号者,甚有直到崇祯三百余年者,与明郑一直采用永历年号,极为相似.也因此,许多地方割据势力、少数民族政权,以及人民起义也常常自立年号纪年. 中国年号的使用情况非常复杂.同一时期并存的政权,往往各有年号.还有的政权一年之中数次改元,几个年号重叠使用.也有政权自己不建年号,而沿用前朝或其他政权的年号.例如后晋的天福年号用至九年,改为开运元年.3年后,后汉刘知远称帝,不自建年号,也不沿用开运年号,而是追承天福十二年.还有许多年号在不同时期重复使用.例如建元就有5个时期在使用.还有因为避讳或者其他原因,一个年号有不同写法,例如唐殇帝的唐隆年号,又写作唐元、唐安、唐兴.
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开国君主一般是祖、继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古者天子庙号,祖有功而宗有德,始自三代,迄于两汉,名实相允,今古共传.”)
谥号(读音:shì hào),是在我国古代,统治者或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他另起的称号,如“武”帝,“哀”公等.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谥者,行之迹也;号者,表之功也;车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帝王的谥号,由礼官议上;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