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口状况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2 17:07:25
我国人口状况

我国人口状况
我国人口状况

我国人口状况
一、我国人口现状
  分析我国的人口状况,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绝对数量大
  1991年年底,我国大陆人口总数为115823万人.这是一个庞大的基数,在世界上占第一位.由于人口基数大,进入婚龄、育龄的人也多,每年增长的人口绝对数量也就大,即使以后人口增长速度显著下降,而每年净增人口的绝对数量还是很大的.
  (2)人口增长速度快
  解放后,我国人口增长速度非常快,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从1949年到1979年的30年中,我国净增人口4.3亿多人.平均年增长率为2%,相当于同期日本增长率的2倍,接近法国的3倍,每年净增人口1600万人,相当于澳大利亚全国人口.
  (3)年龄结构轻,向老龄化发展
  据抽样调查推算,目前我国15岁以下未成年人口约占总数的38%.发达国家只占24%,是典型的年轻结构.另一方面,由于计划生育制度和医疗卫生水平提高,随之而来的是老年人的比例不断上升.如1992年北京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数的12.7%.预示全国将进入老年型社会.无论是年龄结构轻、还是老龄化,都将增加社会负担,影响经济发展,给环境造成压力.尤其是在我国经济不很发达的情况下,将更加复杂和困难.
  (4)人口分布不均
  地理分布不平衡.由于自然环境条件限制的原因,中国目前仍有十分之一的地区无人居住.人口高度集中在东南地区,而西北部人口很稀少.按修改后的“瑷珲——腾冲线”来划分,东南一侧占全国总面积的43%,而人口则占全国总人口的94.4%;西北一侧占全国总面积的57%,而人口只占全国总人口的5.6%.在两侧各区域内部,人口分布也很不均衡,东南地区人口主要集中于长江中下游、珠江三角洲、成都、华北、辽河平原等地区.西北地区人口也主要集中于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的河套平原及绿洲地带.这和世界人口分布的情况基本一致,即由沿海到内地,由平原向山地及高原,人口逐渐稀疏.这是由于人类生存对环境的要求所决定的.同时,这种分布也是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
  城乡分布不均衡.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8%左右.这样多的农业人口,必然造成对土地及其自然资源的巨大压力,同时也给国家现代化带来很大的困难.当前大城市人口增长过快,人口高度密集,势必给城市经济发展、环境治理、人民健康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二、中国人口发展的对策
  1.控制人口发展
  我国人口形势比较严峻.因此,必须坚持计划生育这条基本国策,因为人口激增是造成资源过度消耗、粮食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基本原因,是目前面临困境的根本诱因.要使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使其同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相协调.控制人口的发展,一方面要大力控制人口数量,另一方面还要积极提高人口的素质.
  2.提高国民的环境意识
  加强环境教育宣传,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是做好人口控制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宣传教育,使人们深刻认识到人类自身的生产与经济再生产及生态环境的辩证统一关系,从而把计划生育变成全民的自觉行动.
  3.正确引导消费
  由于我国人口多,人均资源水平低,人口与资源矛盾突出.因此,中国人口消费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改善是以合理消费模式为基础,不能重复工业化国家的发展模式,以资源的高消耗、环境的重污染来换取高速经济发展和高消费生活方式.中国只能根据国情,逐步形成一套低消耗的生产体系和适度消费的生活体系,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应提倡节约型消费,以减少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
  三、中国的适度人口和今后的发展
  我国的适度人口,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得出各自的结论.有人认为,当前经济的适度人口为6.5亿~7亿左右;也有人认为在8亿左右;若按资源的合理承载人口约为9.5亿左右;最大人口界点有人认为为15亿左右.目前,我国人口数量已超过12亿,早已大大超出了社会经济负荷能力和资源合理承载能力.
  实行计划生育是一项基本国策.中国人口政策的基本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晚婚、晚育对控制人口增长,降低出生率,延长平均世代间隔以及调节生育高峰等具有重要作用;少生是控制人口出生率的关键;优生是提高人口素质的保证.中国的人口政策是根据中国的人口现状和经济发展水平而制定的,考虑到了国家和人民的长远利益,这是当务之急,而且也是关系到子孙后代和民族兴衰的百年大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