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中哪些战争是真实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30 14:42:41
亮剑中哪些战争是真实的

亮剑中哪些战争是真实的
亮剑中哪些战争是真实的

亮剑中哪些战争是真实的
苍云岭之战
  第一集苍云岭之战,讲李云龙新一团炮击日军联队长,击溃坂田联队.其原型为1939年黄土岭之战.
  1939年末,日本“蒙疆驻屯军”司令阿部规秀率两个大队1400人进行冬季扫荡,八路军诱敌深入,以5个团兵力在黄土岭一带趁夜展开,11月7日下午突然杀出.战斗打响后,周围各地的基干自卫队纷纷赶来助战,把这一带围得水泄不通.
  对峙中,陈正湘团长发现日军指挥所——一座独立小院,乃亲自指挥发炮,在800米距离上击中阿部规秀.话说阿部规秀出发前在给儿子的信中写道:“我们打仗时是最悠闲而且是最有趣的”,此信后来刊于《朝日新闻》,一时传为笑柄.不过话说回来,阿部也只能怪自己倒霉,事前八路军只是看那座小院有日本军官出入,并不知道这就是阿部的指挥所,因此只是随便打了几发炮弹.(要知道的话还不把那里轰成平地啊)没想到头两发就在院子里爆炸,弹片来时,屋内的日军参谋均有墙壁阻隔,惟独阿部本人对门而坐,遂伤重不治.屋里的老百姓也无一伤亡.看阿部这运气,可以直追十一军司令冢田攻了.
  然而指挥官的死并未使日军混乱,因此接下来的攻击并不顺利,日军不断组织突围.8日拂晓,八路军各部同时发动攻击,意在围歼日军,可战至午后反倒被日军占领了黄土岭一带高地,到黄昏时分,日方绿川大队又赶来增援,八路军各部只好主动撤退.
  抗战前期的八路军是百战之师不假,但他只是一支内战中的百战之师,丝毫不具备世界级武装的条件,脱离了这个基本认识,他就会被请上了神坛.这便是正史上八路军5个团无法在伏击战中打垮日军一两个大队,而电视剧里李云龙能用1个团击溃日军一个野战联队的原因.
  李家坡之战
  李家坡之战,讲百团大战时李云龙率独立团担当主攻,全歼日本山崎大队.其原型为1940年关家垴之战.
  百团大战第三期,吃了亏的日军展开了报复性扫荡.其中冈崎大队500人携400民夫自为一路,误入八路军根据地腹地,捣毁八路军水腰兵工厂,一路烧杀抢掠残害百姓.彭总大怒,遂调集三旅两团上万人将冈崎大队包围于关家垴.
  关家垴之战,本可不打,因为我方的位置一旦暴露,终究是守不住的,能挡住一大队,难道还能挡住一联队、一旅团?还不如主动撤退去打自己擅长的游击战.况且,其时为1940年末,正是八路军爆炸式壮大的时期,兵员素质急剧下降,武器装备难以自给,关家垴又地形险要、易手难攻.“现在拼光了,以后还过不过了?”但彭总认为,日军竟然以大队为单位进行扫荡,实在猖狂至极.如果能一次歼灭一个大队,日军势必不敢再以小部队单独行动,从而减少日军扫荡的频率使我根据地所承受的骚扰大大降低.再者,八路军作为一支主力部队,必须学会打阵地战,光靠游击战是赶不走侵略者的.彭总当即拍板,八路军129师便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进行了一场错误的战争”.(以八路军当时的具体情况,还是先打伪军,解决部队装备问题为妙,当然这是只考虑八路军的发展)
  129师在撤编的压力下,由冒着掉脑袋危险的陈庚发起进攻,攻击很不顺利,战斗异常惨烈.彭总曾打电话问陈庚部情况如何,陈答到:“还能进攻,只是没有兵了”.彭复令:“拼光了也要拿下关家垴.” 彭总亲自指挥特务团山炮连轰击日军,直至打光所有的炮弹.但冈崎匹夫突发创造性思维,在战壕旁挖了不少“猫耳洞”,八路军炮击时便藏身这种单兵掩体内,等炮击结束再对八路军发动反冲锋.(我觉得历史上“500兵”的战斗力都很强,坚守四行仓库的也是500人)就这样打了两天,八路军2000壮士血撒疆场,最后日军援兵1500人将至,八路军各部只好主动撤退.
  按照我方资料,此役冈崎大队遗280具,日军只承认阵亡61人.我军的战史最忌讳自身伤亡数字,但这一仗的伤亡却有详细记载,足见此役对八路军的震撼.百团大战的第二、三阶段多为阵地战,既打出了八路军的实力,也打出了与日军的差距……关家垴之战时,彭总亲临前线,他那脚抵战壕、手持望远镜的形象被战地记者记录下来,成为了彭总影响力最大的宣传照.殊不知若干年后当彭总再次看到它时,心中多少会掠过一丝遗憾.《亮剑》里八路军全歼李家坡山崎大队,是我最喜欢的情节,它达成了彭总的心愿,圆了那个时代——百年积弱下中国军人的梦.
  歼灭日军观战团
  伏击日军观战团,是讲李云龙想要捞一票过冬,结果竟然网上了大鱼——一个少将、N个佐官,一次干掉了一百多名“皇军精英”.其原型为1943年韩略村之战.
  话说1943年秋,冈村宁次又研究出新战法,称之为铁滚扫荡.于是,中国派遣军步兵学校的学员组成了一个战地参观团,来到太岳前线,不想正碰上八路军第 16团.这16团是八路军的甲种团,全团2500人,青一色的日式装备,堪称是主力中的主力.接到转移命令后,一路上力避与日军正面冲突,昼伏夜行,辗转迂回,最后跳出了日军的封锁圈,来到临汾东北的韩略村.八路军自百团大战后,遭到了日军的长期扫荡封锁,生活是极为艰苦的.当16团得知韩略村边的公路上每天都有大批日本汽车通过时,顿时产生了干他一票了想法.侦察后,16团选择了一段山沟里的公路,当夜就去埋伏,到第二天早上汽车果然来了.随着战斗信号的发出,6连和9连将日军首尾一堵,公路两旁高地的八路军便把成捆的手榴弹掷到沟里,轻重枪弹、迫击炮弹也随即像雨点似的往沟里倾泄,眼看沟里的日军陷入一片火海.战斗进行了一个小时,日军除3人逃脱外全部被歼.打扫战场,获得机枪6挺、步枪80支,还发现了一群带指挥刀的日军尸体.后来从缴获的文件上查明此为日军的军官观战团,专程来吸取扫荡经验,没想到为八路军提供了经验.
  这一仗,日方资料中并无记载,在八路军抗战史上决非什么大事,只不过在那段艰苦岁月里八路军一直力避与日军作战,所以这件小事在当时也大加宣传,还添油加醋说打死了一名日本少将和100多名日军精英.实际上这100多个鬼子只是日本军校学生,当事人的回忆录里只说烟雾中看到一大佐,而解放军出版社的八路军大事记里连佐官也没提到.
  辛庄之战
  辛庄之战,讲五一扫荡期间,独立团分散突围,李云龙以不到两个连的兵力在辛庄打的一场漂亮的防御战.其原型为1942年宋庄之战.
  宋庄之战,本来也只是场面对日军扫荡不得不打的小仗,只是作为平原阵地战优秀范例和宣传需要才名留正史.五一扫荡,对八路军而言是空前残酷的,不仅根据地面积大减,很多优秀的战士也倒在了转进的路上.因此宋庄之战便可以算做一个亮点.宋庄之战是冀中军区第7军分区第22团打的,该团只是5个连的小团,扫荡中分散突围,团部也只带了两个连,好在一路上遇了被打散的警备旅1团2营和半个连的民兵,这样三百多人就来到了深泽县的宋庄待机行动.宋庄地处平原,本来就不适合部队休整,一但被敌人抵达就很难逃脱.但22团认为宋庄距离敌人据点较远,便决定在此停留了.这是一个失误,好在22团发扬了反扫荡精神,不管有没有敌人,先修好工事再说,如此几小时内就在村里抢筑了三道工事.堵死街口,连通院落,22团两连守村北,2营守村南,把整个村子变成了一个防御体系.
  6月9日早上,真有大批日伪军到来,宋庄地处平原,如果现在撤退,无疑会被日军骑兵追上全歼.因此无论如何要拖到晚上,拖到晚上突围几率就大了几倍.22 团静静埋伏,等到距敌人仅30米时,才一起开火.敌人吃了一亏,赶紧把村子包围,到中午时分,开始进攻22团阵地.日军的打法是传统性的,先用山炮平射,重机枪点射,直到摧毁了前沿工事,才在迫击炮和机枪掩护下前进.没想到一接近22团工事,里面就飞出数枚手榴弹,日军又只能退回去重复上述攻击步骤.到下午3点,村南被日军攻陷,八路军与之逐屋争夺,终于拖到了晚上.日伪军为预防八路趁夜突围,围着宋庄点燃数堆篝火,结果天上却忽然下起雨来,八路军趁光亮减弱,分路突围而去.
  战斗结束后,22团战报为:杀伤日伪军400名,打伤日军坂本支队长,己方伤亡73人.日方坂本支队战报为:敌人遗尸264具,己方伤亡53人.就战果统计而言,胜利方的统计自然要比失败方的准确,但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是,八路军在阵地战中守住了日伪军的进攻,并成功突围,这标志着八路军对阵地战的逐渐适应.后来解放日报对此役重点报道,莫名其妙的把原始战报扩大了三倍!(国军的习惯是扩大两倍)自吹歼灭日伪军1200人以上,日军伤亡超过900人,而八路军只伤亡73人.更不可理喻的是,解放日报把战报中打伤日军坂本支队长改为击毙日军坂本旅团长.要知道坂本吉太郎大佐,时为坂本支队长、步兵12联队长,后升为少将,战争结束时驻扎山西,任第4独立警备队司令官.因此,宋庄之战也成了我军吹牛的标志,为史家所不齿.看来《延安日记》说共军捏造战果,也并非没有根据.
  李云龙是解放军将领众多原型的集合体,其中指挥襄樊战役的王近山是主要原型 王近山1915年生于湖北红安,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先后参加了鄂豫皖、川陕苏区反 “围剿”和长征;抗日战争爆发后,王将军参加了神头岭、响堂铺等战斗和晋东南反“九路围攻”战役;解放战争中率部先后参加上党、邯郸、定陶、进军大别山、淮海、襄樊、渡江等战役;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参加了第五次战役和上甘岭战役;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王近山以善打硬仗、恶仗而勇冠三军,独树一帜,人送外号“王疯子”.1943年10月,王近山时任太岳军区二分区司令员,奉命率队赴延安去保卫陕甘宁边区,途经敌军心脏地区韩略村时,根据情报,一队日军将从此地经过,他见那里的地形险要,是个打伏击的好地方.他当即决定队伍停止前进,就地埋伏,准备打个伏击,好狠狠杀一下鬼子的威风和气焰.10月 22日晚上,王近山指挥部队进入阵地设下埋伏.王近山和部下当时谁也没想到,他们即将伏击的竟是由日军中队长以上军官组成的“日军官战地参观团”,八路军总部也没料到,日本人更没有料到.是役,冈村宁次苦心拼凑的所谓“战地参观团”,除3名装死留下性命外,其余包括一个少将旅长、6个大佐联队长、180个中佐和少佐大队长以及中队长全部毙命.这场战斗和《亮剑》中李云龙率部全歼“日军士官团”几乎如出一辙.而李云龙医院结识田雨并结为夫妻也应是取材于王近山的事迹.王近山曾受伤入院,当时为386旅772团副团长,王近山爱上了医院的工作人员韩岫岩,在战友的撮合下,两人结为夫妇.不过王近山与李云龙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二者的文化水平,李云龙在剧中是篾匠出身,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而现实的王近山则是一员儒将,尤其喜读兵书,戎马倥偬间也不曾间断.1978 年5月10日,王近山将军因病于南京去世.小平同志仔细审读王近山将军悼词后,句酌字斟,添一句,改一句.添一句是:“一员有名的战将”;改一句是:“副参谋长”改为“顾问”.次日,中央军委补发任命通知,任命南京军区副参谋长王近山为南京军区顾问,丧事按大军区领导待遇办理.
  还有少将钟伟,这也是电视剧的一位重要人物来源,甚至有很多人认为剧中的“丁伟”就是从钟伟将军脱胎而来.钟伟,原名钟步云,湖南平江人,1915年生, 14岁入团,15岁参军入党,曾先后在彭德怀的红三军团和徐海东的红十五军团任职,参加了长征.解放战争时在四野序列里参加战斗,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钟将军能征善战,骁勇异常,有“中国巴顿”的美誉,其亲手调教出来的东野5师更是威震四方,《东北三年解放战争军事资料》评价该师“系东北部队中最有朝气的一个师,突击力最强,进步快,战斗经验丰富,攻防兼备,以猛打、猛冲、猛追三猛著称.善于运动作战,为东北部队中头等主力师.”而这些,我们自然能在李云龙的部队里找到影子.钟伟将军善攻城,每遇缴获,总是令麾下将士怀揣“五师缴获”的条子,敌城陷后,凡有枪械、弹药、粮食、物资之处,皆贴有此封条,友邻部队一概不得染指,而剧中赵刚在离任前帮着李云龙写“二师缴获”的纸条,可谓是依样画葫芦.而电视剧里有个镜头描写淮海战场,说李云龙师缴获了一堆战利品,结果被5师的人抢走了,这个华野5师无疑就是来自于东野5师的灵感吧.此外,解放战争时期在东北战场,钟伟率部攻克文家台,抓获大批俘虏,遂令俘虏在院子中跑步,掉队的大多为长官,结果用这个方法找出了新5军军长陈林达;而剧中李云龙也是如法炮制,就此筛出了暂七师师长常乃超.而最突出反映钟伟个性的战例,当属1947年春天,当时钟伟奉林彪命令率5师南渡松花江,准备经靠山屯东进,结果部队到了靠山屯发现有大批敌军正在撤退,此时钟伟决定就地打一场歼灭仗,虽与命令不符,但钟伟秉承“将在外军命有所不受”的精神,坚持主见,并由此打开了三下江南辉煌胜利的序幕.这种抗命打胜仗的事例,想必观众们从李云龙身上已经多次领教过了.钟伟将军个性鲜明,据说在南京军事学院期间,对昔日的手下败将当自己老师颇多不满,曾在课堂上公开奚落之,而这在剧中也有着几乎一模一样的剧情.而且钟伟在55年评军衔后曾嫌自己军衔低,很长时间不愿佩戴,这点在剧中丁伟穿着便装住兵站的情节中也可以找到蛛丝马迹.剧中有次李云龙在与丁伟闲聊时说他“会做生意,开烧锅店”,则可以在钟伟的5师曾经酿酒卖钱挣军饷的真实史实上找到苗头.
  当然,除了以上两位名将,剧中还有许多我军将领的影子.譬如邓华将军,邓华是我军的一员悍将,打起仗来不含糊,行军也一样,据说邓华的部队在过桥时曾经对着友军架起机枪来维持秩序,这一点在剧中通过丁伟的对话表达了出来——剧中的丁伟回答“总得有个先来后到嘛”,倒是颇具邓将军的风采.此外,剧中描写攻打平安县城的时候,提到有个主攻点,其他佯攻.李云龙却说“全他娘的主攻”,并对三营长指示:“我一不给添人,二不给添枪,一字之变,要给我变出杀气来,要打出个精神头来”,这里的打法和台词都是取自济南战役时的聂凤智将军.济南战役的预期打法是,西线为主攻,东线聂凤智的九纵为助攻,结果聂将军大笔一挥改 “助攻”为“主攻”,并说“‘助攻’改‘主攻’,一不要增人,二不要添枪,一字之变,变的是精神状态”,结果创下了人类战争史上的经典战例.而电视剧中一开始,李云龙用迫击炮将敌指挥部炸掉,则应该是从杨成武黄土岭击毙阿部规秀演化而来的.当时阿部号称日军的“名将之花”,耀武扬威经过黄土岭,结果被杨成武将军逮了个正着,几发迫击炮弹就取了贼寇的小命.剧中还有一个情节:几位将军在南京军事学院闲聊,丁伟提及四野讲究擦皮鞋,这应当是刘亚楼将军的故事.刘将军毕业于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深受苏军传统影响,极重视军容风纪,据说下属若擦不亮皮鞋,刘将军定会厉声斥责.此外,剧中还多次提到李云龙重视特种部队作战,则应是从皮定均将军身上汲取了灵感.总之,《亮剑》中的人物是嫁接的、拼凑的,并不是说历史上某个人就是剧中人的原型,而是从我军诸多将领身上广泛汲取灵感,杂糅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