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现在的语文教育 700字就像“什么是中心思想,你问鲁迅,鲁迅知道吗”或“窗帘为什么是蓝色的,老师说侧面描写出作者忧愁的心情,但作者却说窗帘真的是蓝色的”这种来批判现在的语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3 10:47:02
批判现在的语文教育 700字就像“什么是中心思想,你问鲁迅,鲁迅知道吗”或“窗帘为什么是蓝色的,老师说侧面描写出作者忧愁的心情,但作者却说窗帘真的是蓝色的”这种来批判现在的语文

批判现在的语文教育 700字就像“什么是中心思想,你问鲁迅,鲁迅知道吗”或“窗帘为什么是蓝色的,老师说侧面描写出作者忧愁的心情,但作者却说窗帘真的是蓝色的”这种来批判现在的语文
批判现在的语文教育 700字
就像“什么是中心思想,你问鲁迅,鲁迅知道吗”或“窗帘为什么是蓝色的,老师说侧面描写出作者忧愁的心情,但作者却说窗帘真的是蓝色的”这种来批判现在的语文教育700字的文章,今天下午四点之前

批判现在的语文教育 700字就像“什么是中心思想,你问鲁迅,鲁迅知道吗”或“窗帘为什么是蓝色的,老师说侧面描写出作者忧愁的心情,但作者却说窗帘真的是蓝色的”这种来批判现在的语文
语文教育的现实批判
岳增学 刘文侠
课程标准颁布已经三年了,从上世纪90年代末的语文教育大讨论开始,对语文教育从批判性反思直至新课程的实施,这七八年的时间里我们经历了对传统“应试教育”的困惑、反思、批判,初步完成了对新课程的理想化构建,可当新课程由实验区逐渐向全国普及的时候,理想的光环正渐渐淡褪,严峻的现实再次对我们发出了警示.于是,我们便鼓起勇气问自己:“皇帝的新装”究竟“穿”了多少?
一、语文课程的本质错位,是新课改的先天不足
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决定实践的方法论取向,语文教育也不例外.语文课程的本质是什么,如果说是工具性,那么人类的一切文化成果都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凭借,都具有工具性,没有人敢说语文学科之外的其他学科或其他文化存在不具有工具性,语文充其量是工具中的一种,或者说更具有基础性(就是基础性也很难立住脚);如果说是人文性,哪一种文化没有人文性,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无论是文字记载的、文物标志的、历史的、民族的、民俗的,抑或是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哲学的、饮食的,从任意角度分析,各种文化对人的精神品质的培植与养成无不具有熏陶浸染作用.一个人的人文素养是全方位复合型的,影响一个人人文素养形成的文化也是全方位、综合性和多元的,你不能说哪种文化的人文性对人文素养的形成更具有决定意义.语文是一种文化,尽管语言文化相比较而言更具有普遍性,但终究是文化的一种,是文化的一种特殊存在,既然语文是特殊的工具,是特殊的文化,你就不能用泛文化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来界定它的本质属性.
说语文具有工具性,因为它是语言,说语文具有人文性也因为它是语言.语言的运用就是工具,语言的精神影响就是人文.运用语言交流,运用语言思维,运用语言记载,证明它具有工具性;在语言环境中涵养人的精神世界,证明它具有人文性,所以说语言性才是语文课程的根本性质,是区别于其他文化存在的特质,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由语言性决定的子属性,也可以说是一切文化存在的普遍属性.如果你查阅现代语文教育史,就会发现自1904年的《奏定学堂章程》至2001年的语文课程标准,在历次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中不变的概念就是语言,其核心概念也是语言.语文教育就是语言的教育,或者说是语言的教育实践,在语言教育中学会运用语言,在语言教育中形成和发展人的精神世界.问题一目了然,非常简单,语文课程的性质就是语言性,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感悟语言、品味语言、欣赏语言、创造语言,从而丰富发展语言.新课标对课程性质的界定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看上去似乎辩证而又圆满,但在实践中往往很难定位把握,事实是很多教师往往把它割裂为两个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要么体现工具性,把语文教育搞成语言知识教育,要么体现人文性,把语文课上成思想政治课.语文概念在很多教师脑子里是模糊而无法定位的,自然而然地影响到自己的职业角色和教育教学行为.
二、教育科研充满理想色彩,缺少对课程环境的现实关注
只要打开目前林林总总的语文教育教学杂志,你就不难发现很多时尚的概念正在走俏,如“综合性学习”“自主探究性学习”“课外实践”“语文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加强课堂内外资源的挖掘、整合与利用”“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合作学习”“师生、生生师师、师生与文本的对话”“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多元解读”“语文实践活动”等.这还不是最时尚的课程概念,有些理论研究者在书斋里的浪漫与作秀远甚于此,如“使语文课堂由格式化的知识王国变为人性化的生命世界”“使语文课堂由同质思维的产床变为异质思维的摇篮”“使语文课堂由传经授道的讲堂变为心灵共享的学堂”等等.
笔者列举是例,绝不敢有讥讽之意,相反倒是很欣赏诸多同仁的高瞻远瞩与突破传统窠臼的理想精神,课程改革正是由现实走向理想、把理想变为现实的必然过程.问题是当我们的课程专家在潜心研究国外的后现代课程论并把它们理想化地整合成我们的母语课程标准时,有没有想过内外因的辩证关系问题,先进的课程论是内因,课程环境是外因,把课程论这个鸡蛋放置在冷如冰箱的课程环境里,会是一种什么结果?
我们的学生家长依然眼巴巴地盯着孩子的成绩单,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依然在用自己的血汗钱交付日益上涨的学费,供子女通过高考读研实现鲤鱼跳龙门的梦想;社会依然在用升学率衡量一个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学校依然在以成绩排名评价每一个教师,有哪个大胆的语文教师敢把课堂放手让给学生?你仔细计算一下一篇课文与作业量的比例(通常一篇课文的同步教辅训练有《自主性探究》《开放性作业》《拓展性学习》《自我测评》《单元检测》《课堂拓展与延伸》等等),一篇千字课文往往相伴大约16开纸四五个页码的作业训练,这样的作业量使我们的孩子早已忘记昼夜更替与四季轮回,感觉不到社会变化与家庭亲情,又怎么谈得上“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充分挖掘与利用课程资源”,又如何让学生体验“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呢?
笔者无意否定新课程的实施对课程环境的改良作用,令我们不能回避的现实是,即使是政府行为,我们的课程环境又能改变多少?新课程的实施的确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行为,事实是,当一轮轮课改培训对一线教师进行了反复洗脑后,面对一张张试卷和一次次的成绩排名,尚未热透的大脑马上冷静下来,应试成绩依然是学校和教师的生存基础,应试技巧的训练依然是基础教育课堂的主流.
大家一定不会忘记2000年风靡全国的学生“减负”,无论在舆论导向还是行政推动方面其力度不可谓不大,但这次行动最终在教育史上只是留下了一个具有讽刺意味的笑话.自上世纪末的素质教育大讨论至今天的课程改革,语文课程的实施一直是滑稽的双轨运行,一是课改专家躲在书斋里构筑理论的乌托邦,二是基础教育现实环境依然是“涛声依旧”.
三、教研室与教研员角色行为的分裂性矛盾
作为基础教育教学工作的直接管理者,教研室与教研员的角色行为在新课程改革中的确处于两难的境地,一是从理性上讲,教研工作者的确明白课改的科学依据和现实的必要性,二是迫于课程环境的压力对应试训练不敢丝毫放松.在各种各样的课改培训会上,专家报告、课型展示和教研员的即兴评价总是提醒每一位教师,语文教学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多元解读,尊重学生个性化的体验与表达,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科的综合性与实践性等等.但在现实的教育过程管理中,由教研室主持编写的《语文新课程同步探究训练》《语文新课程主流同步》《单元检测》等一系列繁杂的训练内容足以让每一位教师和学生都精疲力竭,根本无暇顾及课本与作业之外的语文是什么,学生没有空间和时间在生活体验中感悟语文.你仔细翻阅一下教研室编写的各种教辅资料,一篇课文能从不同角度变换花样挖掘出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知识点、考点,并设置出名目繁多的训练题,然后再把新课标中的时髦标签贴上,诸如“自主性探究”“开放性作业”“拓展性学习”之类,就文字量和版面空间的设置来看,已远远超过教材本身,甚至是教材的几倍.更为直接的利益关系是学生考试评价的命题权在教研室,教研室编写的教辅资料又是命题范围与趋向的明确导向,学生的考试成绩又决定着社会、家长、学校对教师的直接评价,因此,每一位基层语文教师惟恐漏掉其中之一而影响了考试排名,挖空心思逼着学生去做超时超量的课业训练,在这种状态下再提新课标中的时尚概念,恐怕只能是一种讽刺了,更奢谈什么教师是教材的决策者、创造者和利用者,是课程资源的自主整合者,怎么让教师去张扬自己的教学个性?
四、学生的负担究竟有多重,是谁在扼杀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学生的负担究竟有多重,高中自不待言,“文明监狱”的称号由来已久,小学、初中也不可谓不重,什么《名师导读》《同步探究与训练》《初中(高中)语文基础训练》《初中(高中)语文新学案》《单元检测》《初中(高中)语文新课程阅读训练》等等,一套教材配发的加学生自买的教辅资料,恐怕得有三四本之多,其文字量已远远超过教科书本身.由于目前倡导学生的个性化解读,主观题与开放题日渐增多,同一段文字,不同的教辅资料可以从任意角度拟出不同的阅读理解题.目前编发的教辅资料主要来源于两种渠道:一是区域性教研部门编写的以行政手段配发辖区内基层学校的教辅资料,二是由一些所谓的“名师”自由组合编写的教辅资料.在这些资料中,新课程倡导的时尚概念已成为各种训练的合法标签,在新课程概念的统领下,便会分出若干新版块,如“整体感知”“积累运用”“个性解读”“开放观试”“自主探究”“综合训练”“课堂延伸”“课外实践”,每一版块中设计出几个甚至十几个名目繁多的训练题,正所谓前有追兵后有埋伏,大有不彻底扼杀学生的阅读兴趣誓不罢休之势.
阅读本来是充满期待的.好的文章就是饭后的一杯清茶,是盛宴中的一杯浓酒,兴趣全在于个性体验的自由愉悦中,价值在于情感共鸣中的精神滋养.可目前的事实是,当学生拿起一篇经典的文章时,首先感到的是各种阅读训练预设的十面埋伏,在这样的氛围中,我们的学生对阅读只能是庖丁解牛式的手术透视而不是情感投入的愉悦共鸣.
笔者亲历过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在一所普通的小学里,学生先是配发了一本省教研室编写的《语文基础训练》,但由于直属教研部门在期中期末考试命题时参考了一本名为《最新同步测试ABC》的教辅资料,教师便动员学生并由学生命令家长每人买了一套;后来教研室发现了这个问题,又采用了另一套名为《小学语文阅读训练》的教辅资料,于是教师又动员学生,学生又命令家长去买.这样,一个小学生的手里仅语文就有了三本教辅资料.每天放学后,这些孩子们先是做完《语文基础训练》,然后再做另外两本同步教辅训练,在题海中受难.不仅语文,数学也是这样.课改的初衷本来是解放教师与学生为教材所奴役的被动状态,把教与学的自主权还给教师和学生,让教师自由驾驭教材,让学生自主学习,谁又能了解到课程改革反而为以各种教辅资料谋利者提供了无限商机,为学生加重负担找到了合法的借口.小学尚如此,初中、高中更可想而知.
五、鞋是新的,路是旧的
当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还在沿着传统的轨迹惯性运行时,当应试课程环境未作根本的变革时,新教材这只新鞋子能踏出一条新路吗?
以目前课改实验区使用最为普遍的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七年级语文上册为例,这套教材共设六个单元,分为六个主题,第一单元以人生为主题,抒写人生感悟;第二单元仍以人生为主题,侧重于理想和信念;第三单元的主题是感受自然,第四单元的主题是对自然的科学探索,第五单元的主题是体验亲情,第六单元是想象世界.与以往的教材相比,这几个单元都注重了学生个性化的主体体验,凸显了对话、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强调了语文和社会、生活、自然的联系及学科之间的综合,强调了语文实践和语文学习之间的密切关系,体现了基础教育对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导向.笔者从上世纪末就非常关注素质教育大讨论,2001年新课标出台,也曾为之欢欣鼓舞,似乎看到了语文教育的曙光,有关新课标的解读文章也发了不下十几万字,可自从参加今年的课改实验后,真切地感受到了现实的语文教育教学远非课标精神标榜的那样浪漫.
其一,应试制度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应试训练.解读是多元的,这是由学习者不同的个性经验、思维方式决定的,可这多元的地位并不是并列的,在应试环境中,你必须教会学生去领会多元中的“主元”,即由课程本身和环境决定的对文本解读的主流意识.这就决定了课堂中依然充斥着话语霸权,同质思维依然是现实语文课堂的主要特点.如课文《春》后有一个经典题是:“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和“钻”这些词语好在哪里?这个题的标准答案是:“偷偷”用拟人化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小草生长快、不易被察觉的特点,“钻”字则体现了小草生命力顽强.两个词都写出了小草的生命力旺盛,且赋予了人的生命情感.如果学生做出其他的解释,就恐怕很难得分了.你如果想在应试中取得好成绩,就必须教会学生在多元中揣摩和判断命题意图所倾向的“主元”.
其二,基础教育的现实环境之一是大班额.一所普通学校的班额在六十人左右是很正常的,如果是一所重点中学,班额在60~90人之间也很普遍.“合作”“交流”“对话”是新课程的主题词,而“合作”“交流”与“对话”的鲜明特点就是学生本身的积极参与与自我表现,教师对每个学生参与的关注是催生学生参与热情的动力之源,而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合作、交流仅限于教师和“精英们”的对话.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行为和学习方式的确解放了部分学生的思想,使他们热情参与、张扬个性、表现自我,但对于相当一部分学困生而言,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差距使他们逐渐失去参与的热情和勇气而出现课堂失语,“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有些甚至根本就不想表现自己或有意回避(尽管教师一再鼓励,想方设法找出闪光点进行激励,但班额大学生多,有些赞美过于牵强,学困生依然感受到真实的冷落与自卑),加之教师课堂语言的减少,在考试的甄别选拔功能日趋膨胀的今天,这部分学生最终是一种什么结局,可想而知.为了不影响这部分学生的考试成绩与班级升学率,或更实际一点说影响到社会、家庭、学校对自己的业务评价,教师教学中“满堂灌”现象依然普遍存在.
六、新课程理念与现实反差的尴尬
本次语文课程改革的最大亮点就是对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语文教育的特点(人文内涵、实践性、汉语言文字特点)进行了新的分析界定,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建议,侧重点在于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加强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实践性,即与其他学科、其他活动或生活世界的联系,但在目前的课程环境制约下,其有效性几乎等于零.
就笔者目前所执教的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来看,课后的研讨与练习设计得很有特色,突出体现了语文与生活、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体现了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性特点.如课文《郭沫若诗两首》后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观察夜空里的牛郎、织女星,查找有关它们的天文知识,写一篇短文.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一是课堂任务紧,诗要求背诵,生字必须写得熟练,诗的节奏划分要准,对诗中的意象也要学生在口头与书面表达中重现,对语言进行美读与赏析,教研部门编写的长达四页的同步教辅训练得完成,再加上教师对考点的揣测与训练(应试对教师与学生的评价迫使教师在教学中的关注点就是考点训练),这些任务仅靠课堂是完不成的.二是课下负担重,语数外史地生政等都有作业,足以让学生晚上加班到深夜,冉让学生涉猎课外的内容,甚至让学生到户外的夜空中观察有关牛郎织女星的天象,显然更会加重学生的负担,种种因素的干扰与制约使美好的课程思想有如空中楼阁,应试成绩对师生的排序,社会、家长对应试成绩评价的认可,使一线语文教师的教学手段基本构成为:讲授知识与考点+积累阅读写作的应试技能训练+尽量争取课外时间以拓展训练的空间与时间+用调动兼强迫的手段提高学生的配合度、参与度+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根据新课程的要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与多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