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时云是怎样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5 00:51:18
地震时云是怎样的?

地震时云是怎样的?
地震时云是怎样的?

地震时云是怎样的?
地震云形成 1、热量学说:地震即将发生时,因地热聚集于地震带,或因地震带岩石受强烈应力作用发生激烈摩擦而产生大量热量,这些热量从地表面逸出,使空气增温产生上升气流,这气流于高空形成"地震云",云的尾端指向地震发生处.也有的认为,"地震云"的必然性尚缺乏实验数据,也可能是一种巧合.究竟如何,有待进一步考证.2、电磁学说 地震前岩石在地应力作用下出现“压磁效应”,从而引起地磁场局部变化;地应力使岩石被压缩或拉伸,引起电阻率变化,使电磁场有相应的局部变化.水汽和尘埃由于电磁波影响到高空电离层而出现非自由的有序排列行程了地震云 地震云普遍特点 云体高程:6000米 云体颜色:白色、灰色、橙色、橘红色 共有特点:大风不易改变其形态,天空和云有明显界线,多出现波状.出现时间:早晨和傍晚 地震云形态 1、单条震云:为横条状的云,一般都是单条出现,条带深浅分明,现有观点认为浅的一端为震中.这种云很像飞机飞过之后留下的痕迹,所以又有人叫做飞机云.一般预示着2周以后有地震.2、多条震云:成平行或者放射状的云,对于平行的多条云,现观测多为本地地震;而现有观点认为放射状云的震中是其成弧指向的圆心.这两种云一般预示着2~6天以后的地震.3、卷震云:垂直的向龙卷风一样,或者像无风时垂直向上的烟柱一样的云.现在没有关于其震中判断的说法,预示着三天以后地震; 4、鱼鳞震云:由大块云团在几小时内形成的松散成鱼鳞状的云团,多与“多条震云”同时出现,云团深浅分明,现有观点认为浅的一端为震中,预示着2~6天以后的地震.5、团块震云:是地震时震中出现的固体形状的大块的或者团状的云,现有观察记录很少且认为定义为地震云较为牵强.地震云详细形态简易分析 地震云的长度越长,则距离发生地震的时间就越近 地震云的颜色看上去越深,则所对应的地震的深度就越深 地震云持续的时间越长,则对应的震中就越近 历史记载 早在17世纪中国古籍中就有“昼中或日落之后,天际晴朗,而有细云如一线,甚长,震兆也”的记载,1935年我国宁夏的隆德县《重修隆德县志》中记载有“天晴日暖,碧空清净,忽见黑云如缕,婉如长蛇,横卧天际,久而不散,势必为地震” .较新观测记录 1976年07月27日,日本真锅异彩极长条地震云;07月28日唐山7.8级地震(观测未考证) 2008年05月09日,合肥大范围放射条带地震云;0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实测) 2008年05月09日,天水异彩地震云;0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观测未证实) 2008年05月09日,山东临沂不知形状地震云;0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观测证实) 2008年05月31日,合肥大范围鱼鳞地震云;06月01日巴士海峡6.3级地震(实测) 2008年06月12日,齐齐哈尔放射条带地震云;06月14日本东北部7.2级地震(观测未考证) 2008年06月29日,宫城观测到白色单条地震云;07月16日日本京都外海地震6.6级地震(观测未考证)

震后,由于地震使空中的粉尘数量大增,加上地磁地壳中金属矿物的加热影响使地面水份快速蒸发,也就是说在地震发生前应该有一段闷热的天气,而地震发生后地面和地下能量大面积释放加速了天空水气的饱和度,地震后,出现很多的裂缝,地球内部的热量大量的释放出来,同时使得地面温度升高,蒸发加强,并且使得地下的一些水汽沿着裂缝进入空气中,同时巨大的能量使这部分水气上升速度和高度大增而进入高空低温区域(同样的原理大型森林...

全部展开

震后,由于地震使空中的粉尘数量大增,加上地磁地壳中金属矿物的加热影响使地面水份快速蒸发,也就是说在地震发生前应该有一段闷热的天气,而地震发生后地面和地下能量大面积释放加速了天空水气的饱和度,地震后,出现很多的裂缝,地球内部的热量大量的释放出来,同时使得地面温度升高,蒸发加强,并且使得地下的一些水汽沿着裂缝进入空气中,同时巨大的能量使这部分水气上升速度和高度大增而进入高空低温区域(同样的原理大型森林火灾也最终会以暴雨结束),这样就在地面形成很强的上升气流,空气震动可以引起水蒸气凝结(同样的原理古代有擂鼓求雨的方法),这些水气和粉尘就凝结为水或冰散落下来,所以地震后通常会形成降水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