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监狱制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2 20:42:50
中国古代监狱制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中国古代监狱制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中国古代监狱制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中国古代监狱制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刑具、刑法
“德治思想”对我国古代监狱制度的影.
(一)矜老怜幼,对弱势罪犯实行颂系
为了防止罪犯逃亡,囚犯一般都戴狱具、著囚衣.
(二)满足囚犯基本生存需要,建立相对合理.
1.保障罪犯的基本衣食.
2.严格治吏,禁止掠笞瘐死狱囚.
(三)维护儒家伦理道德,屈法以伸伦理.
孝是儒家遵循的道德规范.
1.存留养亲或留养承把.即情况属实,情节较重.
2.离监奔丧.据《后汉书·钟离意传》载,东.
3.听妻入狱.就是指对死罪系囚.
(四)保护弱者,犯罪妇女在监禁上予以优待
古代监狱制度考虑到妇女的生理特点,.
(五)实行“放归”、“纵囚归家约期还”和.
1.根据情势需要,本着有利生产的原则,.
2.对久系未决或年老多病的系囚,.
(六)重视疏狱,录囚、行赦的制度化
录囚是皇帝或上级官吏定期或不定期地直接审理在押.
1.皇帝录囚.自东汉起,皇帝亲.
2.官吏录囚.官吏录囚始于西.
3.会审形式录囚.明清两代形成了多种多样的会审.
我国古代实行录囚制度的同时.
1.常行赦,宥轻罪.赦宥罪犯古已有之,大.
2.发展保释制度.保外制度主要针对病囚.
3.奖励狱空.为鼓励官吏宽仁治狱,宋辽时实.

自秦汉以后,法律上对各种狱具的规格与使用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其中最常用的狱具主要有以下几种。
枷 枷既是刑具,也是最常用的狱具。它的形状为方形,中有圆孔,两半合拢套在囚犯的头上,限制囚犯的行动自由,并根据囚犯罪情的轻重,规定枷的不同重量。死罪枷重二十五斤,流徒罪枷重二十斤,杖罪以下及刑讯时所用的枷重十五斤。所有的枷都用干木制做,并将大小尺寸及轻重斤两刻在枷上。除了一般的枷外,还有连枷与盘枷...

全部展开

自秦汉以后,法律上对各种狱具的规格与使用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其中最常用的狱具主要有以下几种。
枷 枷既是刑具,也是最常用的狱具。它的形状为方形,中有圆孔,两半合拢套在囚犯的头上,限制囚犯的行动自由,并根据囚犯罪情的轻重,规定枷的不同重量。死罪枷重二十五斤,流徒罪枷重二十斤,杖罪以下及刑讯时所用的枷重十五斤。所有的枷都用干木制做,并将大小尺寸及轻重斤两刻在枷上。除了一般的枷外,还有连枷与盘枷。连枷是将枷的长度延长,前后有两个孔,将两名囚犯一前一后枷在一起。盘枷则主要是押送囚犯时所用的。《水浒传》里在描写押解犯人时用的“七斤半团头铁叶护身枷”,就是这种盘枷。
杻、镣 这是束缚囚犯手足的狱具。杻又称子杻,俗称手铐、手靠,是一种长方形、中有两个圆孔,用来铐住囚犯双手的狱具。它常常与枷、镣等一起使用,主要用于那些死刑重犯,但仅限于男犯。女犯虽死罪也不用杻,这主要是考虑到女子饮食便溺不便托付他人的缘故。镣又称脚镣,它的形状是两个铁制的环,分别戴在囚犯的双脚上,中间用铁链相连,以限制囚犯的行走自由。
锁 这是套在囚犯颈部,用来限制囚犯行动自由的狱具,又称鏁、铁索,也叫琅铛。俗话说,“锒铛入狱”,可见这也是一种常用的狱具,尤其是差役抓人时,常常是“一抖铁索,往脖子上一套,拉了就走”,主要作用是防止犯人逃跑。它可以同枷等狱具一同使用,主要用于重罪犯人;单独使用时,则主要用于轻罪犯人。
匣床 这是宋朝以后出现的一种狱具。最初它仅仅是一种与枷一起使用、防止囚犯逃跑的足械,称为“匣”。在《水浒传》里,武松被张都监诬陷下狱,狱卒将他一双脚昼夜匣着,不容宽松些。到了元朝,又将它发展成了床的形状,称为匣床,也叫囚床。囚犯躺在匣床上,头上有揪头环,颈部有夹项锁,胸前有拦胸铁索,腹部有压腹木梁,两手有双环铁扭,两胫有短索铁镣,两脚闸在匣栏上,另用一块号天板,上面钉满三寸长的钉子,密如刺猾,利如狼牙,盖在囚犯身上。匣床的四周是木栏,形状像鸟笼。囚犯全身都被固定在匣床上,四体如僵,手足不得屈伸,肩背不得辗转。囚犯被关在匣床里,不用说是蚊叮虫咬,就是毒蝎蜇身、大蛇缠头、饿鼠啮足,也丝毫不能动弹,如同活死人一般。明朝时,一个叫阿里·阿克巴尔的外国人在他所写的《中国纪行》一书中,记录下了刑部监狱里犯人上匣床时的惨状:犯人被绑在木板上,他们带着镣铐和链子,固定在铁桩上,头发也拴在铁钉上;即使这样还不让他们自在,他们的脚用板夹住,背上和胸上缠着一百码的链子和刑具,恐怕要压断了肋骨,他们哭嚎着......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