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黄河综合治理出谋划策!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6 15:12:05
黄河,黄河综合治理出谋划策!

黄河,黄河综合治理出谋划策!
黄河,黄河综合治理出谋划策!

黄河,黄河综合治理出谋划策!
黄河多综合治理也是对渤海的深度保护,看下面分析:
一、黄河严重威胁着渤海的寿命,渤海将在未来200年后消失
渤海的平均深度在20世纪70年代为20米,但到了90年代已变为18米(据大港油田),最深处也不过70米.渤海变浅当然是由于从北、西、南三面注入渤海的十几条大小河流所携带的泥沙淤积所致,其中最主要的是从西南方向注入渤海的黄河.这从渤海海底地势总体上西南部浅、东北部深(注:最深处在旅顺老铁山以西的海域)即可看出.
有资料显示,在黄河经常出现断流现象的20世纪90年代以前,黄河口每年都向渤海内部推进.从1975年5月21日的卫星图像所显示的黄河口位置与1958年出版的相同比例尺地形图(注释:所表现的实际地形按前推一年,即1957年计)相比较,18年间前进了26公里(据李建华等,1989),平均每年向渤海推进14公里.最令人惊讶的是,用1976年8月31日的卫星图像再与上述1975年的图像相比较,在15个月的时间里黄河口竟向渤海内推进了9公里(所据文献资料同上),推进速度一年为7.2公里!因此,将黄河口向渤海内的挺进速度按每年1公里去估计决不过分.从现在的黄河口到旅顺老铁山直线距离仅为200公里,作者(1998,2000)曾由此推断:如果不改变黄河注入渤海的现状,渤海将会在200年后消失.
这种判断决不是耸人听闻,因为从渤海变浅的速度也可以做出同样的结论:渤海平均水深在20世纪70年代的20年间,从20米变成了18米,即变浅了2米,平均每10年变浅1米.按照这样的变浅速度,对于水深不到20米的这个超浅海而言,200年后当然也就非消失不可了.这些计算方法还都属于“单利算法”,即不考虑前一年黄河泥沙对渤海的累计贡献.如果按“复利算法”,肯定要小于200年,因为随着渤海的日益变小,黄河口向渤海推进的速度必然越来越快;随着渤海面积的日益缩小,渤海变浅的速度也必然越来越快.所以,对渤海会消失的忧患意识绝非杞人忧天,而是确确实实从现在起就需要将“保卫渤海、防止渤海消亡”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来考虑.
二、拯救渤海应为治黄方略之首
为什么要拯救渤海?渤海的存在对我们有什么好处?作者在《陆内水体浅识》(1998)中曾对陆内水体(现今环境学界称为“陆上湿地”),在生态环境方面的贡献以及对中国的重要意义有过一些论述,现单就渤海问题再做如下扼要论述:
(1)渤海是深入到我国大陆内部的一个大海湾,是宝贵的陆内水体(也可以认为是我国最大的陆上湿地).它对调节华北气候、改善生态环境、保持生物多样性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今生态学界把陆上湿地叫做“地球的肺”,那么,渤海湾就是华北的肺,尤其是京、津、唐的肺.
(2)渤海有着丰富的海生动、植物资源,且因其风浪小、近海底浅而平坦,对沿渤海的近岸养殖业非常有利.环渤海的养殖业是当地人民赖以发家致富奔小康的主要产业.
(3)渤海将我国六大区的东北、华北、华东三者连接起来,海上交通便宜而便捷.甚至连地处华南的两广、地处华中的两湖、地处西南的四川也都可以通过水运同华北沟通.
(4)环渤海至少有4~5个大中型海港,新近国家又投巨资兴建了黄骅港.它们在国防、外贸、内贸、交通以及环渤海经济带的发展等方面的意义已是众所周知,仅其所带来的高额利润就以小时乃至分秒计.无需等到渤海消失,只要其水深变浅一倍,即小于10米时,这些港口大多数就将关闭.
(5)环渤海众多的风景名胜已成为旅游热点,不少地方因其宜人的气候和碧波白沙而建设为避暑胜地和度假休闲之处所,还有一些别具特色的沿岸正在开发中.它们都同渤海的存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是荣辱与共的关系.
(6)渤海是一个半封闭型海湾,在其东部不大的出口(渤海海峡)处,又几乎被长岛列岛所封杀,因而风浪较小,风暴潮灾害也较少.因此.渤海本身就是一个绝佳的避风港湾.
(7)黄海、东海、南海均出现过领海争议(只是由于我国睦邻友好外交政策而暂时搁置争议),与其相反,我国对渤海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渤海是我国神圣的蓝色国土,一直为世界各国所公认.
既然渤海对中国如此重要,难道我们还能见死不救,静观它的日益萎缩、渐趋消亡吗?
近年来,中央接连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山川秀美工程和西部大开发的宏伟蓝图.其中的江河源生态治理规划、黄土高原生态恢复计划都为治理黄河提供了最基本的背景条件.在黄土高原的斜坡地上退耕还林还草,无疑是减少黄河泥沙最切实有效的办法.然而,即便到了山川秀美工程胜利完成之日、退耕还林还草任务全面完成之时,黄河泥沙也只能相对减少、黄河水相对变清,而黄河携带入海的泥沙量仍将稳居百川之首.黄河泥沙含量之大,一向闻名于世,曾有人作过统计,黄河携带入海的泥沙量在正常年份占全国注入四大海域的全部河流的泥沙总量的近2/3(据鹿守本,1999).因此,我们对于黄河泥沙量的减少不能有过高的奢望.泥沙量的减少只能延长渤海的寿命,而不能永保无虞.最根本、最彻底的办法只能是将黄河引到黄海去.
因此,不考虑渤海的寿命而治黄,只能是一种短视行为,拯救渤海应放在治黄工作的首位,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考虑.
三、黄河自古就有两处归宿
水流千年归大海,黄河自古就有两处归宿:一为在下游取北东流向入渤海;另一为南东流向入黄海.黄海之所以叫黄海,盖因黄河携带大量泥沙入其中从而使黄海滨海带之海面泛黄色而得名.据史料记载,黄河泛滥曾北至永定河流域,亦曾南至长江口.由此可见,中国最大的平原——黄淮海平原便是由黄河泥沙淤积而成的泛滥平原.
三、四千年来,黄河的大改道就有5~6次,小的改道与决口不计其数(有资料反映达1500余次).而黄河下游无论取道北东方向入渤海、还是取道南东方向入黄海,都是顺应了构造地貌特征.地质构造学的研究表明,中国地壳处于一个由一系列北东和北西方向的构造交织而成的斜方构造网中.在整个黄淮海大平原上,这类北东向和北西向的构造痕迹比比皆是.
现在的黄河下游呈北东流向的河段是在清嘉庆年间以后才基本固定下来的.但每当泛滥,则多从郑州以下决口,且往往向南东方向流入黄海.这样就遗留下来许多黄河故道的痕迹,其中以清朝和民国时期的黄河故道保留较为清晰,近百年来,出版的各种中国地图对晚近时期的黄河故道(或称“废黄河”)都有标注.黄河故道现今一般表现为连续的或断续的低洼地带、沙荒地、盐碱地、池塘、芦苇和沼泽地.这些地方大多给人民带来贫穷,而且还会给人一种不祥的征兆:看到它们、甚至一想到它们,马上就会联想到黄河决口、黄水肆虐和背井离乡、家破人亡的苦难景象.正因为如此,百多年来在黄河故道附近很少有新兴城市,甚至连比较显赫的集市也不很多(注释:徐州城则因其丘陵地势及位居四省通衢而成为例外);也可能由于同一原因,有关领导和治黄专家绝少想“把黄河往故道上引”的问题.以下笔者再就“引黄(河)入黄(海)”的优越性与可行性加以论述.
四、“引黄(河)入黄(海)”好处多
综观一百年来的各种治黄方略,几乎全是在加高河堤、加固堤防、大水冲沙和“平行改道”等方面下工夫.这些都很正确,但只属于治黄当中的战术问题.殊不知,如不解决好治黄的战略问题(将这条巨龙从渤海引走),上述做法只能使本来已经浅得可怜的渤海加速消亡.作者提出的“引黄(河)入黄(海)”治黄方略,就是治黄的战略问题.“引黄(河)入黄(海)”的最大优点,在于可遏止渤海的快速萎缩,保渤海千年无虞.保住了渤海,上述关于渤海存在的重要意义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是最大的好处,也是“引黄入黄”的主旨,毋庸赘述.下面分析一下实施这一战略所带来的其他好处,以及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何趋利弊害的问题.
(1)苏北大部分地区地势低洼,自连云港市的云台山之间一直到长江口皆为沙岸.自从黄河改道北行,苏北海岸泥沙供应量大为减少,在海浪的侵蚀作用下,海岸不断后退,陆地面积有日渐减少之势,一遇风暴潮侵袭更是酿成灾害.将黄河改道至苏北入海,即可从根本上改变以上不利之状况.
(2)黄河所携带的泥沙在扭转了海岸后退之后,更可逐步将海岸线向黄海内部推进,扩大我国的陆地面积.在这里,陆地领土的扩大并不会导致领海面积的缩小,因为按照国际惯例、国际法以及近20~30年来世界各国关于海洋管理权限的有关协议,沿海国家具有12海里的领海权(即距海岸线12海里以内的海域为该国的领海,领海又称蓝色国土)和200海里的管辖权.
(3)随着我国陆地面积向黄海内部的扩展和领海边界向公海的逐步推移,原本处于公海的海底矿产资源也就陆续变为我国的资源了.
(4)黄河泥沙在下游河床的沉淀,可以逐步改变豫东、皖北和苏北的低洼地势,提高这些地方抵御灾害的能力.
(说明:我国的水利专家们,在多年来的治黄方案大讨论中,早就有一种倾向性意见,这种意见不失为好的治黄战术,即每过60多年,抑或100年左右,即一旦下游黄河河床成为地上悬河,便对黄河进行平行改道.平行改道的一般办法是,将黄河北堤作为南堤,在其北挖掘一条新河道,用挖掘新河道的泥土在其北另筑一道新堤作为新河道的北堤;于是新黄河就成了低于岸外平原的正常河流了.“引黄入黄”工程完成若干年后,一旦下游出现地上悬河.便可采取专家们原来设想的上述平行改道方案.经几个轮回之后,苏皖北部便可一改现今低洼平坦的单一地貌形态,而成为高低起伏、由多种地貌形态构成的、具有相当抵御旱涝灾害能力的地区.此外,在黄土高原“山川秀美工程”完成之后,黄河泥沙会得到较有效的控制,黄河下游平行改道的周期也将会随之延长到200~300年.)
(5)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黄河上游的频繁断流,渤海西南岸已出现海侵现象,“引黄入黄”之后,这种现象还会有所发展,就像现在苏北沿海发生的情况那样.在苏北是坏事,但到了冀鲁交界未必还是坏事,因为我们用了一些滨海盐碱地和烂泥塘换来了等量的蓝色国土,增加了华北的肺活量.
(6)“引黄入黄”之后,现今黄河下游地带之用水问题,可以通过黄河水的“清浊分流”来解决,何谓“清浊分流”?就是从小浪底将河水一分为二:清水入山东,浑水入江苏.其具体做法是:将封闭的引水管道铺设在现今的黄河下游河床上,从小浪底引清水入管道,按适当距离设置支管道,可以解决两侧城市和农村的部分用水问题.在干涸了的“地上悬河”的河床上铺设引水管道有如下好处:①防止了水分的蒸发;②防止了水分的下渗和侧渗;③防止“悬河”两侧土地的盐碱化;④由于“悬河”底高于两侧地面,用水可以自流,节约了能源;⑤可以基本做到定量供水,只让极少量的清水注入渤海(甚至无剩余);⑥管道所占的宽度不到原河宽的1/20,所余大量的土地仍可统一规划使用.浑水入江苏的好处如前述,不多赘述.
总之,只要按照科学的方法去实施“引黄入黄”的治黄方略,便可实现“熊掌与鱼可以兼得”.
必须提起注意的是,在引走了黄河之后,环渤海仍有辽河、滦河、大凌河、马颊河、徒骇河、小清河、弥河、潍河、胶莱河等主要河流注入渤海.其中以海河、辽河、滦河较大,它们携带的泥沙仍会对渤海有一定的影响.海河是河北平原上众多河流的汇聚,泥多而沙少,泥质因其颗粒细小而易于扩散,对渤海逐渐变浅有一定的威胁;滦河从燕山东段花岗岩地流出,河水较清澈、沙多而泥少,且多为粗到中沙,如不加紧治理,渤海北部海湾仍将缓慢向南淤积而萎缩.因此,对于它们的治理应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