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罗中立进行鉴赏父亲的形象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7 22:35:01
如何对罗中立进行鉴赏父亲的形象

如何对罗中立进行鉴赏父亲的形象
如何对罗中立进行鉴赏
父亲的形象

如何对罗中立进行鉴赏父亲的形象
古铜色的老脸,艰辛岁月耕耘出的那一条条车辙似的皱纹;犁耙似的手,曾创造了多少大米、白面?那缺了牙的嘴,又扒进多少粗粮糠菜?他身后是经过辛勤劳动换来的一片金色的丰收景象,他的手中端着的却是一个破旧的茶碗. 画家以深沉的感情,用巨幅画的形式,借超写实主义手法,刻画出一个勤劳、朴实、善良、贫穷的老农的形象.他咄咄逼人,发人深省.多少人曾在他面前黯然神伤.因为这位老农的形象已经远远超出了生活原型,他所代表的是中华民族千千万万的农民.正是他们辛勤的劳动,才养育出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他是我们精神上的父亲! 此画问世后,便引起强烈反响.尤其是在我们整个民族经历了十年浩劫这个重大灾难之后,它所激起的不只是观者对老农个人身世的悬想,更是对整个中华民族这个农业大国命运的深深思索. 根据有关资料,对这副油画做简略的介绍: 一、关于《父亲》的作者 1948年出生于重庆郊区,幼年在父亲影响下学画, 1968年从四川美院附中毕业后主动到大巴山农村生活10年.1980年在四川美院学画,以一副超级写实主义作品《父亲》而一举成名,该作品以纪念碑式的宏伟构图,饱含深情地刻画出了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深深的打动了无数中国人的心,也由此被誉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画坛的一面旗帜. 1982年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四川美术学院院长. 曾获第二届中国青年美展金奖、四川优秀作品奖.作品收藏于中国美术馆、比利时国家历史博物馆、台湾山美术馆.出版画册有《罗中立油画集》、《罗中立油画选》. 二、罗中立谈《父亲》的创作过程和创作意图 罗中立在完成了《父亲》一画的创作之后,曾给《美术》编辑部去过一封谈创作经验的《信》.现摘录如下. "那是75年的除夕之夜,雨夹着雪粒不断地向人们扑来,冷极了.在我家附近的厕所旁边,守候着一位中年的农民,早晨我就注意到他在雪水中僵直的动态,他用农民特有的姿势,将扁担竖在粪池坑边的墙上,身体靠在上面,双手放在袖里,麻木、呆滞,默默无声叼着一支旱烟.一直到晚上,他都呆在那儿,不同的只是变换着各种姿势"夜深了,除夕欢闹的声逐渐安静下来,我最后一次去厕所,只见昏灯之下他仍在那儿,夜来的寒冷将他'挤'到粪池边的一个墙角里,身体缩成了一个团,而眼睛,一双牛羊般的眼睛却死死地盯着粪池,如同一个被迫到死角里,除了保护自己之外,绝不准备作任何反抗的人一样.这时,我心里一阵猛烈的震动,同情、怜悯、感慨……一起狂乱地向我袭来,杨白劳、祥林嫂、闰土、阿Q……生活中的、作品中的、外国的,乱糟糟地挤了我的眼前.我不曾知道他今天吃了些什么度过的,我回家取了两块月饼给他送去,好久他说不出一句话,真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一定因他太老实,才叫他来干这份苦差.事情常常是这样的,老实的农民总是吃亏,这,我知道.'我要为他们喊叫 '这就是我构思这幅画的最初冲动,"站在'父亲'巨大的头像面前,就会产生强烈的视觉上的效果,这是我尽量地把画幅加大的原因,如果这幅画缩小一半,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所以,大,也是我的语言之一.只有这样,在这巨大的头像面前,才使我感受到牛羊般的慈善目光的逼视,听到他沉重的喘息,青筋的暴跳,血液的奔流,嗅出他特有烟叶味和汗腥味,感到他皮肤的抖动,看到从细小的毛孔里渗出汗珠,以及干裂焦灼的嘴唇,仅剩下的一颗牙齿.可以想见那张嘴一辈子究竟吃了些啥东西,是多少黄连 还是多少白米 ……父亲--这就是生育、养我的父亲,站在这样一位如此淳厚、善良、辛苦的父亲面前,谁又能无动于衷呢 会有什么样的感想 又是哪些人不了解、不热爱这样的父亲呢 ! 三、“伯乐”回忆发现《父亲》的过程 作为《父亲》的“伯乐”,栗宪庭回忆说:“发现《父亲》其实很偶然.1980年,罗中立创作完油画《父亲》时还是四川美术学院的学生,当时这幅作品参加四川省青年美展,《美术》杂志社领导去参加了,带回来一些照片.我是《美术》杂志的责任编辑,有发稿权,在办公室看见《父亲》照片时,我跟罗中立并没有交往,之前只是刊发了他的女知青图等作品.但《父亲》让我特别震动,画的尺寸是用画伟人的规格,画里的农民父亲形象强调了真实的面貌,充满了人性关怀.虽然当时他还是个学生,我还是在1981年第1期《美术》杂志封面上选用了.”栗宪庭当时也是顶着压力刊发《父亲》的,但让他欣慰的是,《父亲》得到了中国青年美展很多评委的认同,随后《父亲》被评了一等奖. 四、《父亲》粗略赏析 这幅画约有2米多高,近2米宽,这么大的一幅画画的就是一位手捧大海碗,准备喝水的老农民的头像.如果只是一般的去看这幅画,它确实没有什么好看的.第一,画的一点也不漂亮;第二是没画出什么有意思的故事情节;第三画的内容又是那么简单,只画了一个人的头像.可是,如果去“读”这幅画,就可能从中“读”出许许多多的东西. 虽然他表现的是一个似乎普普通通的农民形象,可从作品表面就可以感觉到作者用非常严肃认真的态度和精致的技法来创作的.画家以深沉的感情,用巨幅画的形式,借助超写实主义手法,表现了生活在贫困中的老农形象:古铜色的脸、车辙似的皱纹、开裂的嘴唇、犁耙似的手,身后那经过辛勤劳动换来的一片金色的丰收景象,以及手中端着的一个破旧的茶碗等等写实的描绘,消除了观赏者与作品之间的隔膜,其画面具有一种悲剧性的震撼力. 父亲的形象咄咄逼人,发人深省.这同作者曾经与画中所表现的中国普通农民们生活了许多年,对他们有深刻的了解、认识和深厚的感情有着密不可分的的关联(作者曾经下放在四川的大巴山,在那里生活了十年). 而当这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形象被画的如此巨大,并且被堂堂正正地摆在中国的最高艺术殿堂——中国美术馆的大厅中展出时,这一切就没那么普通了,引起了巨大的争论.要知道,在此之前(81年以前),只有描绘领袖人物时才会使用这种方法并悬挂在如此的位置. 尤其是在我们整个民族经历了十年浩劫这个重大灾难之后,它所激起的不只是观者对老农个人身世的悬想,更是对整个中华民族这个农业大国命运的深深思索.作品中这位老农的形象已经远远超出了生活原型,他所代表的是中华民族千千万万的农民.更是时代的产儿——在经历了伤痕文学时期后,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更深沉、更本土的东西,八十年代初的“乡土风”成为艺术家们追求的时尚,碰巧西方现代艺术中超级写实主义成为《父亲》的最合适的借鉴. 另外,这幅画的题目和一些细节的变化,也可以从另一个侧面说明画家创作这幅作品时并不只要人们一看就算了,他的意图是希望人们理解自己的创作意图.这幅画原名叫做《我的父亲》,一位有名的画家建议他改为《父亲》.经过一番思考,作者同意了.表面上看,这个变化并不大,不就是去掉两个字吗,可是没有“我的”这两个字作为“父亲”的说明,他们彼此的含义也就不同了.画家还建议作者在农民的头像上加一些更有时代特色的道具,经过反复琢磨,作者在农民的耳朵上以一般人常用的那种夹香烟的样式,加画了一支当时非常普及的竹竿圆珠笔,这又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呢?大家不妨以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去想象一下这个问题,体会一下用心“读画” 的乐趣. (在创作初期就屈就了时政的干扰,在父亲的耳朵上添上了一枝园珠笔,以显示中国农民并非只是满脸沧桑,并非背负了巨大的苦难.而是有了文化的社会主义新人群.罗中立在此表现了历史的局限,亦为无奈.但也因此作品得以通过.) 五、对《父亲》的异议. 1、有人认为,作为艺术家,不应当把自己的视野局限于一般人的视平线上,艺术家应当比一般人看得更远些,要看到普通人看不见的东西,也就是说,艺术家要有深刻的、积极的潜意识活动,在作品要渗透艺术家的崇高理想,对生活不能采取消极的旁观态度. 2、对生活的认识,不能完全建立在直观上.直观有时是会骗人的.以"守粪"而言,并不见得是"吃亏",是"苦差". 3、繁琐的细节描绘反而损害了人物的形象.比如说,《父亲》"仅剩下的一颗牙齿",不管吃"黄连",还是吃"白米",反正迟早总要脱落的,所有生理上的退化现象都是无法防止的,再幸福的人也是要死的,作者仅仅依靠细节维妙维肖的刻画,并不能完成人物的性格的塑造. 4、把《父亲》作为八亿农民的典型代表,是很勉强的,是软弱无力的,缺乏足够的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