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与人类是怎样的关系?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8 05:41:03
蛇与人类是怎样的关系?

蛇与人类是怎样的关系?
蛇与人类是怎样的关系?

蛇与人类是怎样的关系?
蛇,伴随人类文明一路前行\x0d在中国,蛇是吉祥与尊贵的化身\x0d  在中国古代传说中,蛇、鹤都被认为是延年之物,故象征吉祥.据东晋王子年《拾遗记》载,三国时东吴丞相张昭的祖母孙氏乘轻舟游于江浦之际,忽有一条三丈长的白蛇腾入舟中,她咒曰,君为吉祥,勿毒噬我,乃箧而将还,置于房内,一宿视之,不复见蛇.而邻居则看见一只白鹤由张家凌云飞去.孙氏占卜,卜人告诉她,此吉祥也,子孙当贵.后来她的孙子张昭果然为辅吴将军,位至丞相.时人认为是承蛇鹤之祥.\x0d  蛇,在中国古代也被视为丰收或子孙繁衍的象征物,特别是在西南或南方地区的古代文化中,常见以蛇为母题的文物.年代最早的是相当于商代晚期古蜀人遗址出土的圆雕石蛇,在四川省成都金沙遗址至少发现过4件,石蛇头三角形,圆目张口,口唇涂成朱红色,身躯呈“S”形蟠曲,被认为是用于祭祀或与原始宗教有关的道具.南方地区的青铜器,也常饰有蛇纹,例如广西恭城出土的春秋时期的青铜尊上就有生动的双蛇斗蛙连续图案.\x0d  中国古代的神话中,蛇与神人也有密切的联系.在《山海经》中,《海内西经》《海外西经》《大荒西经》等篇都有关于神人戴蛇、珥蛇、践蛇的记述.在汉代画像石和画像砖的图像中,伏羲和女娲的神像都是被描绘成人体蛇躯蛇尾的形貌,或双手捧着太阳和月亮(也有人认为他们是日神和月神),或手中分别执着规和矩,下体的蛇躯和蛇尾有时也画成龙躯和龙尾.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群出土的唐代绢画中,群星围绕中的伏羲和女娲的蛇躯和蛇尾,更是亲密无间地交缠在一起,显示出神异的艺术造型,更寓有对后世子孙繁衍的期望.\x0d  汉画中伏羲和女娲或作蛇躯或作龙躯,或许表明中国古代常常视龙蛇为一体,也有时以蛇为象征帝王的神物.传说汉高祖刘邦在秦末为亭长时,曾行经丰西大泽中,路遇大蛇挡路,乃拔剑斩杀大蛇.随后有人看到有一老妪对蛇悲哭,她说大蛇是白帝子,刚被路过的赤帝子杀害,说完后老妪就不见了.西汉时流行的上述传说,为汉高祖刘邦夺取政权涂上了神异的色彩,同时说明当时人们习惯用蛇象征帝王.\x0d  在以蛇为主要图像的古代文物中,常见的还有下述两项:其一是代表北方的玄武,其形象是下龟上蛇交缠在一起,最迟在汉代,蛇龟交缠的玄武图像,已与代表东方的青龙、西方的白虎、南方的朱雀,合称“四神”,用以代表四方.后来在道教中,蛇龟相缠的玄武,又成为北方真武大帝的神将.今日武当还保存有明代铸成的玄武铜像.其二是十二时(十二辰)中代表巳时的动物为蛇,在隋唐时期的十二辰陶俑中,常把它塑造成蛇首人身的形貌.\x0d  古代传奇中,还多有蛇精化人的故事,流传民间的白娘子的传说,为人留下一则关于忠贞爱情的动人故事,长久为中国老百姓所喜爱,不断被编成戏剧、电影、舞蹈演出,绘制成年画、皮影等,至今仍带给人以美的享受.\x0d在埃及和印度,蛇是神性与永恒的象征\x0d  在古代埃及、印度神话中,蛇并非都像圣经故事中那样是邪恶的化身,而往往是神性的象征.\x0d  埃及神话中,上埃及的保护神是秃鹫女神奈赫贝特,下埃及的保护神是眼镜蛇女神瓦德吉特,在埃及法老的王冠或头巾上经常出现秃鹫和眼镜蛇标志,象征着统一上下埃及两地的王权.在图坦哈蒙法老黄金面具的前额上,便饰有眼镜蛇和秃鹫的标志.在埃及男女诸神的头饰上,也常见眼镜蛇标志.蛇是尼罗河洪水退后最早重新出现的动物,赋有巨大的魔力,也被认为是冥府的造物和创世的力量.在埃及的八神创世神话中,四女神都是蛇首人身,四男神则是蛙首人身,他们互相配对代表着原初海洋的繁殖性质.太阳神阿蒙的宇宙之相呈现蛇形,自噬自生,蛇身盘绕宇宙,咬着自己的尾巴,每天从白昼到夜晚不断吞噬自己,黎明又不断从自身再生,象征着宇宙万物不断死而复活,更新循环.\x0d  印度的蛇神通称那伽(蛇),汉译佛经误译为“龙”,那伽也被列为护佛的“天龙八部”之一.在古代印度佛教和印度教雕刻中,那伽的形象通常都是人首蛇身,头上有5个或7个眼镜蛇头兜,状如光环或华盖.南印度马哈巴利普拉姆的巨岩浮雕《恒河降凡》(约公元670年)在代表恒河的瀑布中畅泳的男女蛇神形象,就是典型的一例.\x0d  无独有偶,在印度的创世神话中,蛇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印度教大神毗湿奴在创造宇宙之前,睡在大蛇阿南塔(无边)身上.大蛇代表创世的原初材料浩淼无垠的状态,盘绕如床,以身作筏,负载着毗湿奴在原初海洋上漂浮,多头眼镜蛇兜帽在大神上方形成华盖.大蛇在印度神话中也是永恒的象征,尤其是当它把尾巴衔在自己的嘴里时.毗湿奴一觉醒来创造世界,世界毁灭后再次入睡,苏醒后又重新创造宇宙,宇宙不断更新循环(每一个宇宙循环周期是一“劫”,相当于人间43.2亿年),大蛇一直是他创世的伙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杨泓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王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