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古诗句中描写“舞蹈”的一项?A、红灯酒率声声慢,促柱移弦节节高.  B、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C、轻牙低掌随声听,合调破空云自凝.  D、环行急蹴皆应节,反手叉腰如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6 08:35:35
下面古诗句中描写“舞蹈”的一项?A、红灯酒率声声慢,促柱移弦节节高.  B、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C、轻牙低掌随声听,合调破空云自凝.  D、环行急蹴皆应节,反手叉腰如

下面古诗句中描写“舞蹈”的一项?A、红灯酒率声声慢,促柱移弦节节高.  B、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C、轻牙低掌随声听,合调破空云自凝.  D、环行急蹴皆应节,反手叉腰如
下面古诗句中描写“舞蹈”的一项?
A、红灯酒率声声慢,促柱移弦节节高.
  B、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C、轻牙低掌随声听,合调破空云自凝.
  D、环行急蹴皆应节,反手叉腰如却月.
要说明出处!

下面古诗句中描写“舞蹈”的一项?A、红灯酒率声声慢,促柱移弦节节高.  B、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C、轻牙低掌随声听,合调破空云自凝.  D、环行急蹴皆应节,反手叉腰如
D.李端《胡腾儿》
【作品名称】《胡腾儿》   【创作年代】盛唐   【作者姓名】李端   【文学体裁】七言古诗
作品原文
  胡腾儿   胡腾身是凉州儿,肌肤如玉鼻如锥.   桐布轻衫前后卷,葡萄长带一边垂.   帐前跪作本音语,拈襟摆袖为君舞.   安西旧牧收泪看,洛下词人抄曲与.   扬眉动目踏花毡,红汗交流珠帽偏.   醉却东倾又西倒,双靴柔弱满灯前.   环行急蹴皆应节,反手叉腰如却月.   丝桐忽奏一曲终,呜呜画角城头发.   胡腾儿,胡腾儿,家乡路断知不知?[1]
作品鉴赏
  在中国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历史中,虽然充斥着无数的刀光剑影、战火纷飞,但是这大多都并非出自黎民百姓自己的愿望.战争是征服与被征服、毁灭与被毁灭的游戏.它的发起,往往来自于君王将相们不可告人的意愿.用诸如“建功立业”、“开边阔土”等幌子掩饰贪婪和欲望,以为能因此而青史留名,殊不知只换来更多的血肉横飞.   不过,旷日持久的战争,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像东汉、魏晋战乱时,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就不断内迁,积极融入汉族人的生活.若是当时局稳定,君主开明的时候,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就能得到更好的交流.北魏孝文帝有迁都洛阳,提倡通婚之壮举,唐朝太宗则有“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的良言.于是在这两个时期,中国都出现过一股强劲的民族融合之风.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了“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的诗句,才有了李端这篇描写西北少数民族舞蹈的优秀诗文.   “胡腾”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一种舞蹈.“胡腾儿(泥)”写的是西北少数民族一位善于歌舞的青年艺人.代宗时,河西、陇古一带二十余州被吐蕃占领,原来杂居该地区的许多胡人沦落异乡,以歌舞谋生.此诗通过歌舞场面的描写,表现了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友好感情,表现了广大人民对胡腾儿离失故土的深切同情,并寓以时代的感慨.   第一段描述胡腾儿原籍凉州(今甘肃武威),是“肌肤如玉”的白种人,隆凖稍尖,鼻型很美;身着桐布舞衣,镶着的宽边如同前后卷起,以葡萄为图案的围腰,带子长长地垂到地面.这一段写得很朴实,字里行间浸透着诗人对艺人的深切同情.例如,胡儿最喜丝绸彩绣,“桐布”、“葡萄”也并非多美,诗人在此特书一笔,说明胡腾儿飘泊穷途,卖艺求生,又深恐破衣烂衫难以吸引看客;倾囊购置,也仅能置些民用布帛、自绣彩绘而已.   第二段描写舞蹈开始前的场面:“帐前跪作本音语,拈襟摆袖为君舞.安西旧牧收泪看,洛下词人抄曲与.”胡腾儿起舞之前,首先跪在帐前,向各位看客用“本音语”诉说家乡沦亡、同胞被杀的诸般苦情,然后“拈襟摆袖”,向诸位施礼,准备起舞.那曾在安西做过地方官的人强忍着眼泪观看,洛下词人也主动把自己写的歌词抄送给胡腾儿演唱.这段虽然仅写了“旧牧”含泪和诗人赠曲,但却使人想到一个很大的场面,看到不同人的思想和表情.艺人先以汉民族的习惯而跪,再以本民族的习惯施礼,其友好之情可知;诗人也不管艺人能否读懂并演出自己的创作,真情相赠;众人报之以热泪;各民族之间的感情,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交流.   以下至篇末为第三段,是写艺人的舞蹈和诗人的感慨.看客们的同情使得胡腾儿大受感动:“扬眉动目踏花毡,红汗交流珠帽偏”.上句写“起始”动作,“扬眉动目”,可知表情丰富,义情激奋.下句写飞旋动作,垂珠斜飞,“红汗交流”可知舞得十分卖力.“醉却东倾又西倒,双靴柔弱满灯前”,进入另一种意境,上句既是写舞姿的妙曼,也是写他以舞蹈语言,痛陈离乡背井之苦.在舞蹈艺术中,“醉步”要求“形散神凝”,看似如醉如痴,飘忽不定,实则缓促应节,刚柔相生,是一种高难度的表演.下句写双腿飞旋,双靴闪动,恍如灯前闪烁出一层层柔弱的光圈.“环行急蹴皆应节,反手叉腰如却月.”“应节”二字,照应前后诸句.说他无论“环行”如轮,还是“急蹴”起跃,还是“反手叉腰如却月”的造型,都能丝毫不差地吻合着音乐的拍节;可知不论“踏花毡”的起步,还是“东倾又西倒”的醉步,还是“柔弱满灯前”的急旋,也无不与音乐的拍节相侔了.接着以点睛之笔兼写几个方面:“丝桐忽奏一曲终,呜呜画角城头发!”说伴奏的“丝桐”(弦乐器)忽停,表示了舞蹈的结束;舞蹈结束,方听得“画角”呜呜,又见看客们因全神贯注于音乐舞蹈,其他音响均不得干入其耳,烘衬出了舞技的超绝,引人入胜:“画角”发于城头,又说明时局紧张,岂止边地沦陷,京畿亦有烽火相照.时代气氛如此,不能不引起诗人深沉的感慨.“胡腾儿,胡腾儿,家乡路断知不知?”这里说的“家乡路断”,并非指山川隔阻,而是指中原藩镇割据,唐王朝边事失利.这既表现了诗人对胡腾儿的深切同情,也暗含了对于中唐国事的叹惋.诗贵含蓄,收尾尤贵意在言外.如果说前面叙事端、写看客、状舞蹈,都能写得精炼而动人的话,那么这收尾四句却更富于余韵远响,具有耐人寻味的妙趣.卢纶盛赞李端:“校书才智雄,举世一娉婷.赌墅鬼神变,属词鸾凤惊.”中唐前期,诗歌暂处低潮,“大历十才子”多不擅长歌行.这首歌行,应该是当得起“举世娉婷”的赞誉的.
出处:http://www.zxxk.com/Article/0512/949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