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知识如何归纳归纳法和讲述,结合历史知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6 04:06:29
历史知识如何归纳归纳法和讲述,结合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如何归纳归纳法和讲述,结合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如何归纳
归纳法和讲述,结合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如何归纳归纳法和讲述,结合历史知识
一、归纳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任何历史学,不外乎由历史事实与历史现象、史学评价与史学结论两大部分内容组成.而将中学历史教学与高校历史教学和历史研究工作相比较,可以看出中学历史教学具有如下两大特征.
首先,在历史事实与历史现象方面,中学历史教学内容是相对确定的,即在量的方面具有限定性的特征.不管是日常的课堂教学,高考试题的命定,都不可能游离《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的范围.
其次,在史学评价与史学结论方面,中学历史教学要求“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对历史作出正确叙述和分析,做到思想性和科学性的统一,观点和材料的统一”.即在质的方面具有意向性的特征.教材中,对某一历史事件、现象的评价与结论往往是先定的.教师可以在教材、教参、教学大纲中找出明确的结论,因此,教师的工作就是引导学生去理解、识记那些已经界定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归纳法是从个别事实走向一般概念、结论的思维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归纳法,一则能对教材中有限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建立起立体的知识结构,便于学生理解.二是能揭示前后史实的内在联系,提炼出解题的技巧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中学历史教学内容的两大特征,决定了归纳的方法是中学历史教学的最主要的方法.
下面谈谈笔者在中国古代史教学中,运用归纳法进行教学和复习的具体探索.
二、用归纳法培养学生对历史事实与历史现象的理解能力
《历史教学大纲》指出:“历史教学应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以及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阐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同时也要阐明个人对历史进程的促进或延缓作用”.适应上述要求,笔者在进行《中国古代史》(选修课)教学中,将教材内容归纳为应需现象和不虞现象两大类,力图使学生能从整体上、本质上把握历史、理解历史.
(一)应需现象
即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不可避免地必然地发生某些事件的现象.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类社会发展史,是由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所推动的.决定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产生的最核心条件,是生产力的水平、经济基础达到的水平.因此,历史教材就是对人类历史上一个又一个的应需现象和不虞现象的汇编.历史学的产生和发展,本质上就是一个应需现象.下面根据教材内容,归纳出四种应需现象,以利于学生理解教材,掌握史实.
类型1:新的生产关系形式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而产生
属于此类情况的有:母系氏族公社的产生,父系氏族公社的产生,禅让制,井田制,私田的产生和井田制的瓦解,北魏孝文帝改革,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等.
以上七个问题均属于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例如,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方各民族封建化的进程.
类型2:旧的生产关系形式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而进行调整
这种调整不是生产关系的根本性变革,而是在一种生产关系内部进行.教材中有两种情况:
①统治阶级自上而下地进行改革来调整生产关系:例如王莽改制,隋唐时期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两税法,王安石变法,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等.
②统治阶级在阶级斗争打击下被迫调整生产关系:阶级的存在和阶级斗争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发展所决定的,当封建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如表现为政治黑暗、赋税、徭役和兵役沉重、土地兼并严重等),就会爆发农民起义.而当新的封建王朝建立后,往往都要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此类情况有: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唐初的贞观之治,明初的休养生息政策等.
类型3:政治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而产生和发展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等观点,以及同这些观点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等制度和设施.社会的上层建筑又分为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两大部分.上层建筑中的政治、法律制度那部分内容就是政治上层建筑.不管是政治上层建筑,或是思想上层建筑,都是由经济基础决定、都是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
教材属于此类情况的有:秦始皇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度,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元朝的行省制度和民族分化政策,明初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和制度,清初设军机处和兴文字狱.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秦朝建立,在隋唐完善,在明清强化都是适应封建经济基础需要的必然结果.秦朝的焚书坑儒,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虽然对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消极后果,但都无法否定其存在的必然性.
类型4:思想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
思想上层建筑是指上层建筑中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等各种观点的观念体系.
教材中此类情况有:老子的道家思想和孔子的儒家思想的产生.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发挥,王充、范缜的无神论思想,柳宗元和刘禹锡的唯物主义思想,唐代传奇的产生.司马光主编《资治通鉴》,关汉卿的剧本,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反封建民主思想,明清小说的内容等.
思想上层建筑由经济基础决定,是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抓住了这个主题,就能理解上述种种现象为什么会产生.例如,决定明清时期产生反封建民主思想的是社会内部的商品经济发展和封建制度的腐朽没落.
(二)不虞现象
在社会发展史上,与上述种种应需现象相对应的,还有一种不虞现象,即是指事物的发展游离人们的主观愿望,在客观上产生出与主观愿望相异的结果.历史是由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创造的,但有时是人们没有料到,至少没有完全意识到自己的活动及创造物具有什么性质和将引起什么结果.
例如,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战争,在客观上使华夏族和其他各族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的融合,这就是个不虞的结果.依此思路,可以帮助学生多角度地分析下列历史事件的不虞结果,如:秦朝时焚书坑儒,刘邦分封同姓王,王莽改制.唐朝设置藩镇,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宦官专权现象的产生.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那些不虞现象,能促使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培养学生多角度、深层次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用归纳法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分析能力
在教学中,归纳出一些题型,引导和启发学生据此题型去分析同类问题,下面介绍三个题型.
题型1: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产生的历史背景
笔者认为,历史背景是影响、预示事物发展趋势的主客观条件.分析某一历史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可以归纳出这样的思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①历史因素方面:是否历史发展的需要.
②现实因素方面:是否社会现实的需要.
③主观因素方面:是否当事者主观愿望的需要.
例如,分析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历史背景.
从历史因素方面分析,北宋面临解决唐和五代十国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历史遗留问题,因此它必须加强中央集权:从现实因素方面分析,北宋建立后,面临着天下分裂割据的现实.它要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势力,必须加强中央集权制;从主观因素方面分析,宋太祖通过“陈桥兵变”当上皇帝,他要巩固赵家天下,杜绝“兵变”再发生,就必须加强中央集权.
上述思路和技巧可用于分析下列事件的历史背景:汉初休养生息政策,王莽改制,北魏孝文帝改革,贞观之治,明太祖加强中央集权和实行休养生息政策.而其中像王莽改制,贞观之治,孝文帝改革都有其当事人鲜明的个性特征.
题型2: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产生的原因
笔者认为,原因是指作用于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产生的主客观历史条件.原因和背景是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两个概念.从质上区别,原因是作用于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产生,背景则是影响,预示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发展趋势;从量上区别,原因是作用于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产生的那些主客观历史条件,属于原因的那些条件往往也是历史背景中的内容.在中学历史教学中,通常没有要求分析哪些是背景条件,哪些是原因,在很多地方两者是被作为同一概念看待的.
分析原因,可以归纳出这样的思路,从以下二方面着手:
①从范围上着手:分析内因和外因,或者是分析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
②从层次上着手:分析主要原因(或者是根本原因)和次要原因.
例如,分析岳飞抗金为什么长期受到人民尊敬.
从内因方面分析:①当时金兵南下,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岳飞领导的抗金斗争是符合人民利益、反抗女真贵族掠夺的战争,是正义的反抗民族压迫的战争,这是其受尊敬的根本原因.②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屡破强敌,得到了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从外因方面分析:岳飞抗金有功,却遭到投降派的诬陷而被害,这种冤屈和悲剧更使其得到人民的同情和拥护.
上述思路和技巧可用于分析教材中如下一些问题: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商鞅变法为什么能够成功?秦末农民战争为什么会爆发?楚汉战争中,刘邦为什么能够战胜项羽?汉武帝为什么能打败匈奴?为什么说王充是东汉杰出的思想家?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获得发展的原因是什么?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李自成农民军“均田免粮”口号为什么得到人民的拥护?
题型3:分析某一历史时期文化繁荣的历史条件
综合归纳教材中各个时期文化繁荣的历史条件后,可以得出以下思路,从五个方面着手解决这类问题:①社会环境因素:分析社会是否安定(或相对安定).②政治因素:分析国家是否统一,政治是否清明稳定.③经济因素:分析经济是否发展和繁荣.④文化政策因素:分析统治者的文化政策是否促进文化的发展.⑤文化交往因素:分析各民族之间、中外之间是否存在经济文化的交流.
例如,分析唐朝文化繁荣的历史条件.
①社会环境方面:南北统一,疆域辽阔.唐前期社会安定,各族人民辛勤劳动,创造了高度繁荣的文化成就.②政治因素方面:统治者注意调整统治政策,先后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繁荣局面.③经济因素方面:唐朝经济发达,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繁荣.④文化政策方面:唐朝完善科举制度.对外来文化态度开明,统治者重视文化发展.⑤文化交往方面:各民族之间,中外之间文化交往频繁.唐朝长安是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中心.
分析其他朝代或时期的文化繁荣,可以借鉴上述思路和技巧.
四、用归纳法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评价能力
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总的思路是:分层次、多角度地归纳正、反两方面的论点.这里的层次和角度通常是三个:①从现实需要的角度立论评价:论其是否解决了现实问题,满足现实需要程度如何.②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立论评价:论其在历史上的地位.③从阶级立场的角度立论评价:论其阶级实质和阶级局限.
题型1: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影响
影响通常要求分析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其中积极影响即是通常所说的历史意义和历史作用.综合起来,解决这类问题就是从上述三个角度分析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例如,评价唐朝的两税法.
①从现实需要角度评价:两税法使唐政府收入增多一些.(这是从它部分满足了解决财政困难的现实需要的角度得出的论点)②从历史发展角度评价:两税法改变了过去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这是从与历史上的编户制度、租庸调制度的对比中得出的论点)③从阶级立场的角度评价:由于地主阶级千方百计把新增加的赋税转嫁到农民身上,农民所受剥削仍然很重.唐朝的阶级矛盾从根本上并未解决.(这是由于改革是自上而下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必然结果)
用上述思路和技巧可以评价商鞅变法、王莽改制、王安石变法和一条鞭法,还有焚书坑儒、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澶渊之盟、宋金议和八股取士制度等等.
题型2:评价历史人物
就是从上述三个角度分析评论历史人物的功过得失.其中评价政治人物,在分析归纳其满足现实需要时,要注意从以下六个方面去综合分析.①是否完成国家统一,推动历史发展.②是否调整政治措施,保持社会安定.③是否调整经济措施,重视改善生产条件,促进经济发展.④是否采取措施,促进文化繁荣.⑤是否采取措施,巩固国家统一,促进各民族的融合与团结.⑥是否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
例如,评价秦始皇(采用分正面内容、反面内容、总评三方面的形式回答问题).
正面内容:①当政时期,灭六国,统一全国,结束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称雄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②规定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在中央设三公,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度,开创了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③统一度量衡和货币,便利了封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各民族各地区的经济交流,巩固了国家统一.④统一文字,促进了各地文化交流,巩固了国家统一.⑤派兵出击匈奴,修筑长城,保护了中原农业生产的发展.派兵攻打越族,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在上述六个方面,他有五个方面的政绩)
反面内容:①作为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代表,封建帝王,秦始皇以“焚书坑儒”的方式巩固政权,箝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②其统治残暴,赋税、兵役和徭役繁重,法律严酷.秦始皇奢侈腐化,滥用民力.这些都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灾难,最终导致了秦王朝的灭亡.
总评:综其一生,秦始皇完成了国家统一,开创了封建专制制度,促进了封建经济发展,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其统治过于残暴.因此,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很有作为,而又功过分明的地主阶级政治家.
依照上述思路和技巧可以评价:汉高祖,汉武帝,曹操,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宋太祖,明太祖,明成祖,康熙帝和乾隆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