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20个成语的 典故及翻译 短点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8 02:27:03
求20个成语的 典故及翻译 短点的

求20个成语的 典故及翻译 短点的
求20个成语的 典故及翻译 短点的

求20个成语的 典故及翻译 短点的
1、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翻译】楚战国时,楚国有个人坐船渡江.船到江心,他一不小心.把随身携带的一把宝剑掉落江中.他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一个记号,说:“这是我宝剑落水的地方,所以我要刻上一个记号.”
船靠岸后,那楚人立即从船上刻记号的地方跳下水去捞取掉落的宝剑.捞了半天,仍不见宝剑的影子.其实他又怎么找得到宝剑呢?船继续行驶,而宝剑却不会再移动.像他这样去找剑,真是太愚蠢可笑了.
2、拔苗助长
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翻译】宋有一个人怕他的菜苗不长而拔苗,晚上回来,对家人说:“今天苗病了,我帮助它长高.”他的儿子去看苗,苗已经死了.
3、狐假虎威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翻译】老虎寻找各种野兽吃掉他们,抓到(一只)狐狸.狐狸说:“您不敢吃我!天帝派遣我来掌管百兽的,现在你吃掉我,就是违背天帝的命令.(如果)你认为我的(话)不诚实,我在你前面行走,你跟随在我后面,观看各种野兽看见我有敢不逃跑的吗?”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有道理的,所以就和它(一起)走.野兽看见它们都逃跑了.老虎不知道野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认为(它们)是害怕狐狸.
4、滥竽充数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悦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闵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翻译】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南郭先生请求为齐宣王演奏,宣王很喜欢他,拿数百人的口粮来供养他.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继位.他喜欢一个一个地听独奏,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
5、黔驴技穷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应应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喊,断其喉,尽其肉,乃去.刻舟求剑
【翻译】黔这个地方没有驴子,有个喜好多事的人用船运载了一头驴进入黔地.运到后却没有什么用处,便把它放置在山下.老虎见到它,一看原来是个巨大的动物,就把它当作了神奇的东西.于是隐藏在树林中偷偷地窥探它.老虎渐渐地走出来接近它,很小心谨慎,不了解它究竟有多大本领.
一天,驴子一声长鸣,老虎大为惊骇,顿时远远地逃跑;认为驴子将要吞噬自己,非常恐惧.然而老虎来来往往地观察它,觉得驴子好象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似的;渐渐地习惯了它的叫声,又靠近它前前后后地走动;但老虎始终不敢和驴子搏击.慢慢地,老虎又靠近了驴子,态度更为随便,碰擦闯荡、冲撞冒犯它.
驴禁不住发怒,用蹄子踢老虎.
老虎因此而欣喜,盘算此事.心想到:“驴子的本领只不过如此罢了!”于是跳跃起来,大声吼叫,咬断驴的喉咙,吃完了它的肉,才离去.

6、叶公好龙
叶公好龙,室中雕文尽以为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拖尾于堂.叶公见之, 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神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夫似龙而非龙也.
【翻译】从前有个叫叶公的人非常喜欢龙.在他的家里,墙上画着龙,柱子上雕着龙,穿的 盖的上面都绣着龙.天上的真龙听说叶公喜欢龙,就来到叶公家拜访他,长长的尾 巴伸在堂上,把头探进窗户里张望.叶公看到天上的真龙后,吓得魂飞胆破,脸色 都变色了,急忙躲起来.原来,叶公喜欢的不是真龙,而是那些画的、绣的、刻的假龙.
7、郑人买履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翻译】郑国有个人想去买双鞋,他先比量了一下自己的脚,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於在座位上.他匆忙去到集市上,忘了带那尺码.他已经拿到鞋子,却说:「我忘记带尺码来了.」又转回家去取.等到他赶回来,集市已散,他终於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他说:「你为什麼不用自己的脚试一试鞋子的大小呢?」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8、自相矛盾
楚人有卖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翻译】楚国有个既卖盾又卖矛的人.(他)称赞他自己(的盾)说:“我这盾牌的坚固,没有东西能使它被刺穿.”(他)又称赞他的矛说:“我这矛的锋利,对于任何东西没有不能被它刺穿的.”有人说:“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牌,会怎么样?”这个卖东西的人不能够回应了.那不能被刺穿的盾牌和没有不能刺穿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
9、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得得,而身为宋国笑.
【翻译】宋国有个农夫种着几亩地,他的地头上有一棵大树.一天,他在地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兔子箭一般地飞奔过来,猛的撞在那棵大树上,一下子把脖子折断了,蹬蹬腿就死了.这个农夫飞快的跑过去,把兔子捡起来,高兴地说:“这真是一点劲没费,白捡了个大便宜,回去可以美美地吃上一顿了.”他拎着兔子一边往家走,一边得意地想:“我的运气真好,没准明天还会有兔子跑来,我可不能放过这样的便宜.”
第二天,他到地里,也不干活,只守着那棵大树,等着兔子撞过来.结果,等了一天什么也没等到.他却不甘心,从此,天天坐在那棵大树下等着兔子来撞死.他等呀等呀,直等到地里的野草长得比庄稼都高了,连个兔子影也没有再见到.
10、南辕北辙
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头尘不去,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於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於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
【翻译】魏王想攻打邯郸,季梁听到这件事,(立刻)半路折回,来不及舒展衣服皱折,顾不得洗去头上的尘土,就忙着去拜见魏王,说:“今天我回来的时候,在大路上遇见一个人,正驾着他的车往北面赶,他告诉我说:‘我想到楚国去.’我说:‘你既然要到楚国去,为什么往北走呢?’他说:‘我的马好.’我说:‘马虽然好,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说:‘我的路费多.’我说:‘路费即使多,但这不是去楚国的方向啊.’(他又)说:‘我的车夫善于赶车.’这几样越好,反而会离楚国越远!如今大王的每一个行动都想建立霸业,每一个行动都想在天下取得威信,然而依仗魏国的强大,军队的精良,而去攻打邯郸,以使土地扩展,名分尊贵,大王这样的行动越多,那么距离大王的事业无疑是越来越远.这不是和那位想到楚国去却向北走的人一样的吗?”
11、四面楚歌
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翻译】项羽被紧紧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夜里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了禁地了吗? 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
12、胯下之辱
韩信少孤贫,有志无力.钓鱼于淮阴,寄食于漂母,母每日饭信.信曰:“后必重报.”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信尝入市,被屠宰所欺,戏曰:“子能舍死,持刀杀我;如不能,出我胯下.”信不得已,俯过胯下,市人皆小信怯.后萧何三荐于汉王,筑坛拜信为大将,佐汉有功,封信为三齐王.
【译文】韩信少年时很贫穷,有志向但没有力气.在淮阴钓鱼,靠一个洗衣的老婆婆每天分饭给他吃.韩信说:“以后我一定要好好报答你.”洗衣婆婆很生气,责备他:“大丈夫不能自己养活自己,我看你像王孙公子,不忍你挨饿,才给你饭吃,那里想你重重报答!
”.韩信一次上街,被屠宰欺负,屠宰调戏他:“你不怕,就拿刀杀我;如果不能,就从我胯下爬过去.”韩信没办法,俯下身从屠宰胯下爬过去,街上的人都说韩信胆小懦弱.后来萧何三次向汉王推荐韩信,并筑高坛封韩信为大将.因其扶助汉朝有功,被封为三齐王.
13、一傅众咻
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之.”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谓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在王所者,长、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
【译文】孟子对戴不胜说:“你希望你的君王贤明吗?我明白告诉你.这里有位楚国官员,希望他的儿子会说齐国话,那么,找齐国人来教呢,还是找楚国人来教呢?”载不胜回答道:“找齐国人来教.”孟子说:“一个齐国人来教他,很多楚国人干扰他,即使每天鞭打他要他说齐国话,也是不可能的.假如带他在庄、岳闹市区住上几年,即使每天鞭打他要他说楚国话,也是不可能的.你说薛居州是个很好的人,让他住在王宫中.如果在王宫里,年龄大的、年龄小的、地位低的、地位高的都是如薛居州那样的好人,那么君王同谁做不好的事呢?如果在王宫里,年龄大的、年龄小的、地位低的、地位高的都不是象薛居州那样的好人,那么君王同谁去做好事呢?一个薛居州,又能把宋王怎么样呢?”
14、三人成虎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矣.”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译文】庞葱要陪太子到邯郸去做人质,庞葱对魏王说:“现在,如果有一个人说街市上有老虎,您相信吗”“魏王说:“不相信.”庞葱说:“如果是两个人说呢?”魏王说:“那我就要疑惑了.”庞葱又说:“如果增加到三个人呢,大王相信吗?”魏王说:“我相信了.”庞葱说:“街市上不会有老虎那是很清楚的,但是三个人说有老虎,就像真有老虎了.如今邯郸离大梁,比我们到街市远得多,而毁谤我的人超过了三个.希望您能明察秋毫.”魏王说:“我知道该怎么办.”于是庞葱告辞而去,而毁谤他的话很快传到魏王那里.后来太子结束了人质的生活,庞葱果真不能再见魏王了.
15、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赵且伐燕.苏代①为燕谓患王②曰:"今者臣来过易水, 蚌③方出曝④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拑⑥其啄⑦.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⑧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⑨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注释]
①[苏代]苏秦的弟弟,洛阳人,战国时代的辩士.②[惠王]赵惠文王,名何.③[蚌(bang)蛤蜊
④[曝(pù)晒太阳.⑤[鹬(yù)]水鸟名,头圆大,嘴长,长腿,常在水边或田野捕吃小鱼、小虫和虾类.⑥[柑(qidn)]夹住.⑦[喙(huì)]鸟嘴.⑧[禽]同"擒".⑨[弊]疲惫,搞垮."弊大众"是使动用法.
[译文]
赵国将要攻打燕国.苏代替燕国对赵惠文王游说:"刚才我来的时候路过易水,一个蛤蜊正张开两壳晒太阳, 鹬鸟啄食它的肉, 蛤蜊急忙并起两壳夹住鹬鸟的嘴.鹬鸟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有个死蛤蜊.蛤蜊也对鹬鸟说:'今天你的嘴出不去,明天你的嘴出不去,就会有个死鹬.'他们俩谁也不肯相让,结果渔人把它们一起捉去了.现在赵国要去攻打燕国,燕赵长久地相持不下,把两方的军民都搞得很疲惫,我很怕强大的秦国就会成为渔夫了.所以希望大王您能够仔细地考虑这件事
啊!"赵惠文王说:"好."伐燕这事就算罢休.
16、【原文】
乐羊为魏将而攻中山.其子在中山,中山之君烹其子而遗之羹,乐羊坐于幕下而啜之,尽一杯.文侯谓睹师赞曰:“乐羊以我之故,食其子之肉.”赞对曰:“其子之肉尚食之,其谁不食!”乐羊既罢中山,文侯赏其功而疑其心.

【译文】
乐羊作为魏国的将领攻打中山国.当时他的儿子就在中山国内,中山国国君把他的儿子煮成人肉羹送给他.乐羊就坐在军帐内端着肉羹喝了起来,一杯全喝完了.魏文侯对睹师赞说:“乐羊为了我的国家,竟吃了自己儿子的肉.”睹师赞却说:“连儿子的肉都吃了,还有谁的肉他不敢吃呢!”乐羊攻占中山国之后,魏文侯虽然奖赏了他的战功,却怀疑起他的心地来.
17、东海孝妇①
汉时,东海孝妇养姑甚谨②.姑曰:"妇养我勤苦.我已老,何惜馀年,久累年少."遂自缢死.其女告官云:"妇杀我母."官收系之,拷掠毒治③.孝妇不堪苦楚,自诬服之④.时于公为狱吏⑤,曰:"此妇养姑十馀年,以孝闻彻⑥,必不杀也."太守不听.于公争不得理,抱其狱词⑦,哭于府而去.
自后郡中枯旱,三年不雨.后太守至,于公曰:"孝妇不当死,前太守枉杀之,咎当在此."太守即时身祭孝妇冢⑧,因表其墓⑨.天立雨,岁大熟.
长老传云:"孝妇名周青.青将死,车载十丈竹竿,以悬五幡⑩.立誓于众曰:'青若有罪,愿杀,血当顺下;青若枉死,血当逆流.'既行刑已,其血青黄,缘幡竹而上标(11),又缘幡而下云."
译文:
据《汉书•于定国传》记载:汉朝时,东海有一个孝妇,很早就死了丈夫,又没有儿子,但赡养婆婆非常周到,婆婆想让她再嫁,但她坚决不肯.婆婆对邻人说:“媳妇侍候我实在幸苦,我老了,拖累年轻人太久了,怎么办呢?”后来,婆婆就上吊自杀了.她的女儿就到官府告状说:“那妇人杀了我母亲.”官府就拘捕了孝妇,用刑具拷打惩处她,孝妇实在受不了那种痛苦,违心地被迫承认自己有罪.当时于公担任狱吏,认为这个妇人赡养婆婆十多年,以孝顺而出名,一定不会杀人.太守不接受他的意见,于公争辩而不被理会,就抱着那案件的供词在太守住所痛哭后离去.太守最后杀了那妇人.
孝妇被杀后,郡中大旱,三年没有下过雨.后任太守到任后,于公说:“孝妇不应当被判死刑,前任太守冤杀了她,过失就在这里.”于是太守亲自去祭奠孝妇的墓,在墓前刻石,表彰她的德行,天立即下起雨来,当年获得丰收.从此人们非常敬重于公.
18、东家之子
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
【译文】
这段原文的大意是:天下的佳人没有比得过楚国的,楚国的姣娘要算我家乡的最好,我家乡的美女之中最最拔尖的,就是我东邻的一位姑娘.这位姑娘,身材适度,不高不矮,脸色也天生好看,不用擦粉抹胭脂;眉毛、皮肤、腰身、牙齿,没有一处不美.她微微一笑的时候,那漂亮更是难于形容,要让阳城、下蔡那些花花公子见了,不着迷才怪呢!可是,这位“东家之女”,常常攀登墙头来偷看我,已经整整三年,我至今还没有接受她的顾盼呢.
19、 江郎才尽
《南史·江淹传》:
“淹少以文章显,晚节才思微退,云为宣城太守时,罢归.始泊禅灵寺渚,夜梦一人自称张景阳,谓曰:‘前以一匹锦相寄,今可见还.’淹探怀中得数尺与之.此人大恚曰:‘那得割截都尽!’顾见丘迟,谓曰:‘余此数尺,既无所用,以遗君.’自尔淹文章踬矣.
张景阳:张协,字景阳.
(江郎才尽:南齐诗人江淹,晚年才思减退,时人谓“江郎才尽”.南朝梁钟嵘《诗品》中:“初淹罢宣城郡,遂宿冶亭,梦一美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我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淹探怀中,得无色笔授之.尔后为诗,不复成语,故世称‘江郎才尽’.”亦省作“才尽”.)
郭璞,晋代诗人.
20、一傅众咻
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之.”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谓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在王所者,长、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
【译文】
孟子对戴不胜说:“你希望你的君王贤明吗?我明白告诉你.这里有位楚国官员,希望他的儿子会说齐国话,那么,找齐国人来教呢,还是找楚国人来教呢?”载不胜回答道:“找齐国人来教.”孟子说:“一个齐国人来教他,很多楚国人干扰他,即使每天鞭打他要他说齐国话,也是不可能的.假如带他在庄、岳闹市区住上几年,即使每天鞭打他要他说楚国话,也是不可能的.你说薛居州是个很好的人,让他住在王宫中.如果在王宫里,年龄大的、年龄小的、地位低的、地位高的都是如薛居州那样的好人,那么君王同谁做不好的事呢?如果在王宫里,年龄大的、年龄小的、地位低的、地位高的都不是象薛居州那样的好人,那么君王同谁去做好事呢?一个薛居州,又能把宋王怎么样呢?”

1,助纣为孽:释义 比喻帮助坏人干坏事。
出处 《史记·留侯世家》:“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
2,凿凿有据:释义 凿凿:确实。有确实的证据。
出处 明·徐宏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龚起潜为余谈之甚晰,皆凿凿可据。”
3,左支右绌
发音 zuǒ zhī yòu chù
释义 支:支持;绌:屈曲,引伸为不足。原指弯弓射...

全部展开

1,助纣为孽:释义 比喻帮助坏人干坏事。
出处 《史记·留侯世家》:“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
2,凿凿有据:释义 凿凿:确实。有确实的证据。
出处 明·徐宏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龚起潜为余谈之甚晰,皆凿凿可据。”
3,左支右绌
发音 zuǒ zhī yòu chù
释义 支:支持;绌:屈曲,引伸为不足。原指弯弓射箭的姿势,左手支持,右手屈曲。指力量不足,应付了这方面,那方面又出了问题。
出处 《战国策·西周策》:“我不能教子支左屈右。”
4,冢中枯骨
发音 zhǒng zhōng kū gǔ
释义 冢:坟墓。坟墓里的枯骨。比喻没有力量的人。
出处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袁公路岂忧国忘家者邪?冢中枯骨,何足介意?”
5,真知灼见
发音 zhēn zhī zhuó jiàn
释义 灼:明白,透彻。正确而透彻的见解。
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真知灼见者,尚且有误,何况其他!”
更多的你可以到这个网去查http://www.dffy.com/cy/

收起

南辕北辙
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头尘不去,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於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於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

全部展开

南辕北辙
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头尘不去,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於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於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
译 文
魏王想攻打邯郸,季梁听到这件事,(立刻)半路折回,来不及舒展衣服皱折,顾不得洗去头上的尘土,就忙着去拜见魏王,说:“今天我回来的时候,在大路上遇见一个人,正驾着他的车往北面赶,他告诉我说:‘我想到楚国去。’我说:‘你既然要到楚国去,为什么往北走呢?’他说:‘我的马好。’我说:‘马虽然好,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说:‘我的路费多。’我说:‘路费即使多,但这不是去楚国的方向啊。’(他又)说:‘我的车夫善于赶车。’这几样越好,反而会离楚国越远!如今大王的每一个行动都想建立霸业,每一个行动都想在天下取得威信,然而依仗魏国的强大,军队的精良,而去攻打邯郸,以使土地扩展,名分尊贵,大王这样的行动越多,那么距离大王的事业无疑是越来越远。这不是和那位想到楚国去却向北走的人一样的吗?”

收起

1、哀兵必败:处于压迫而满怀愁愤的军队必会取胜。
2、安富尊荣:平安富有,尊贵荣华
3、安贫乐道:安于贫穷生活,以坚持自己信念为乐。
4、按图索骥:比喻办事机械死板。
5、傲雪欺霜:形容松柏,梅,菊不畏严寒而立。
6、笨鸟先飞:比喻能力差的人做事时,恐怕落后,比别人先行动。
7、白驹过隙:形容时间过得飞快,像小白马在嬉笑得缝隙前一闪而过。

全部展开

1、哀兵必败:处于压迫而满怀愁愤的军队必会取胜。
2、安富尊荣:平安富有,尊贵荣华
3、安贫乐道:安于贫穷生活,以坚持自己信念为乐。
4、按图索骥:比喻办事机械死板。
5、傲雪欺霜:形容松柏,梅,菊不畏严寒而立。
6、笨鸟先飞:比喻能力差的人做事时,恐怕落后,比别人先行动。
7、白驹过隙:形容时间过得飞快,像小白马在嬉笑得缝隙前一闪而过。
8、白日做梦:比喻幻想,根本不能实现。
9、别出心裁: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10、暴虎冯(píng,)河: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蛮干
11、暴殄(tiǎn)天物:任意糟蹋东西。
12、别开生面:另外开展新的局面或创新
13、兵不血刃:兵器没有沾血,指未经过交锋而取得胜利、
14、不胫而走:没有腿却能跑,形容传布迅速。
15、不可开交:无法摆脱或结束。
16、残垣(yuán)断壁:残缺不全得墙壁,形容房屋遭受破坏后得凄凉景象。
17、椎心泣血:捶打胸膛,哭得眼中出血,形容极度悲伤的样子。
18、从善如流:形容能很快地接收别人的好意见,像水从高出流到低处一样自然。
19、开宗明义,开宗:阐发宗旨;明义:说明意思。指说话、写文章一开始就讲明主要意思。
20、康庄大道,宽阔平坦,四通八达的大路。比喻美好光明的前途

收起

两袖清风:【解 释】 两袖中除清风外,别无所有。比喻做官廉洁。也比喻穷得一无所有。 现多数比喻为官清廉、不贪赃枉法严于律己的人。【出处】:元·陈基《次韵吴江道中》诗:“两袖清风身欲飘,杖藜随月步长桥。” 元·魏初《送杨季梅》诗:“父亲零落鬓如丝,两袖清风一束诗。”【典 故】其实早在元朝文学家魏初的《送杨季海》一诗中就已出现了“交亲零落鬓如丝,两袖清风一束诗”。魏初,字太初,号青崖,著有《青崖集...

全部展开

两袖清风:【解 释】 两袖中除清风外,别无所有。比喻做官廉洁。也比喻穷得一无所有。 现多数比喻为官清廉、不贪赃枉法严于律己的人。【出处】:元·陈基《次韵吴江道中》诗:“两袖清风身欲飘,杖藜随月步长桥。” 元·魏初《送杨季梅》诗:“父亲零落鬓如丝,两袖清风一束诗。”【典 故】其实早在元朝文学家魏初的《送杨季海》一诗中就已出现了“交亲零落鬓如丝,两袖清风一束诗”。魏初,字太初,号青崖,著有《青崖集》五卷,曾任元朝中书省掾吏、监察御史、南台御史中丞等官职,品性清廉,颇有政声. 沆瀣一气: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出自宋·钱易《南部新书·戊集》:又乾符二年,崔沆放崔瀣,谭者称座主门生,沆瀣一气[编辑本段]成语故事
隋唐时,读书人要做官,都要经过科举考试。唐僖宗当政期间,在京城长安举行了一次考试,各地已经取得一定资格的读书人,来到长安应考。在众多的考生中,有个叫崔瀣的很有才学,考下来自己感觉也不错,就等着发榜了。主持这次考试的官员名崔沆。他批阅到崔瀣的卷子,越看越觉得好,就把他录取了。发榜那天,崔瀣见自己榜上有名,非常高兴。按照当时的习俗,考试及第的人,都算是主考官的门生,而主考官就是考试及第的人的座主,大家都尊称他为恩师。发榜后,门生要去拜访恩师。崔瀣自然也不例外。崔沆作为座主,见到崔瀣这位与自己同姓的门生;显得格外高兴。也真是巧合,“沆”“瀣”二字合起来是一个词。表示夜间的水气、雾露、于是,爱凑趣的人把这两个字合在一起编成两句话:“座主门生,沆瀣一气。”意思是,他们师生两人像是夜间的水气、雾露连在一起. 上善若水:“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才高八斗 :解 释: 形容人的文才高,知识丰富。("才"指文才、才华) 出 处: 来源于南朝·宋·无名字《释常谈·八斗之才》:“文章多谓之八斗之才。”谢灵运尝曰:“天下才有一石(dàn),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华而不实:解 释
华:通花,开花;实:果实,结果。花开得好看,但不结果实。比喻外表好看,内容空虚。也指表面上很有学问,实际腹中空空的人。
[编辑本段]相关记载
左丘明《左传·文公五年》:“且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汉代王充《论衡·书解》:“物有华而不实,有实而不华者。” 《晏子春秋·外篇·不合经术者》:“东海之中,有水而赤,其中有枣,华而不实,何也。”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