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包由来对我写作文有用请在3天之内给我答复吧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7 05:38:12
蒙古包由来对我写作文有用请在3天之内给我答复吧

蒙古包由来对我写作文有用请在3天之内给我答复吧
蒙古包由来
对我写作文有用
请在3天之内给我答复吧

蒙古包由来对我写作文有用请在3天之内给我答复吧
蒙古包的来历
公元七世纪前,蒙古人的住房是皮棚.那时有相当多的蒙古人以狩猎为主要谋生手段,他们把猎获的野兽皮剥下来,覆盖在木头支起的架子上作为住房.到公元八世纪以后,蒙古人逐渐脱离皮棚,住进了毡包.《蒙古秘史》中称“斡鲁格台儿”或称“失勒帖速台格儿”,意思是有天窗的房子和有编壁的房子,都是指蒙古包而言,我国汉文古籍称穹庐、毡帐,也叫帐幕.
在现代蒙古语,编壁“失勒贴速”为“哈那”一词所取代,“格尔”这个词泛指一切房屋;“斡鲁格”一词则专指蒙古包天窗的毡帘.有趣是,蒙古语称地穴为“斡鲁格”,由此人们不无理由地认为,蒙古包是由古代游猎民的皮棚或地窝堡发展而来的.
蒙古包的来历
蒙古族的住房被成为“蒙古包”是在我国满族和蒙古族接触频繁以后.满语称家为“博”,故满族把蒙古人的房屋称为“蒙古博”,博和包谐音,于是用汉字表达时,取其音和形,写作“蒙古包”.现在我们所见到的蒙古包,是蒙古民族传统住房.至今蒙古人住蒙古包至少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蒙古包的最大优点是易拆易装,便于搬迁.一顶蒙古包只需要两峰骆驼或一辆勒勒车就可以运走,两三个小时就能搭盖起来.再就是可以就地取材,就地制造,民间手工艺人就能制作.还有,蒙古包看起来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和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很适合于经常移场放牧的游牧民居住和使用.
蒙古包是东南向而设的.这与古代北方草原民族的崇尚太阳,有朝日之俗有关.但这种东南向习惯不仅是一种信仰,更多的是为抵御严寒和风雪,包含着草原人民适应自然环境的智慧和创造.因为他们居住在高寒地带,冬季又多西北风.
蒙古包是圆形的,由条木椽子,网状编壁(即哈那),圆形天窗和门的构成,外面盖上毡子,再用鬃毛绳或皮绳子加固而成.蒙古包编壁底部还有一层围毡,夏天掀开通风,冬天放下来保暖.蒙古包的大小规格,是由每顶包所用哈那的数量多少决定的.通常分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二个哈那的蒙古包.就是同一个类型的蒙古包也分大中小三个规格.如果是五个哈那的蒙古包,大型的就比小型的多十根椽子.在这些蒙古包中,牧民一般都喜欢住五、六个哈那的蒙古包.
搭盖蒙古包有严格的次序.首先铺好地盘,然后依次按照下列顺序进行:竖立包门,支撑哈那,系内围带,支撑木圆顶、安插椽子,铺盖内层毡,围哈那毡,包顶衬毡,覆盖包顶套毡,系外围腰带,围哈那底部围毡,最后用绳索围紧加固,就是一顶浑然一体的蒙古包了.
蒙古包内部中央为饮食和取暖的炉灶,烟囱从天窗出去.炉灶周围铺上毛毡,经济条件好的人家还要铺上地毯.进门正面及西面为家中主要成员起居处,东面一般是晚辈的座位及寝所.包内还根据室内的面积、形状和高低等不同情况,摆设适宜的箱子、框子、桌椅和板架等家具.这些家具上均饰以美丽的民族图案花纹,构图丰满端庄,色彩明快凝练,极富民族特色.蒙古族对花纹图案的用色也有自己的讲究.譬如,他们喜欢红、色、蓝、白颜色,因为红色象征生活快乐和美满;黄色是金子的颜色,象征爱情、理想和希望;蓝色是天空的颜色,象征永恒的安宁,真诚和善良;白色则表示纯洁、平安等等.
按照传统习惯,草原牧民的作息时间,通常是根据从蒙古包天窗射进来的阳光的影子来判断确定.据专家研究,面向东南方向搭盖的四个哈那的蒙古包,门楣上有四根椽子共有六十根椽子,两个椽子之间形成的角度为六度,恰好与现代钟表的时间刻度表完全符合.这不仅说明在生活实践中掌握了几何学原理的蒙古手工艺者的高超技艺,同时也说明这些能工巧匠已将天文学应用于生活实际中.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我国各族人民之间交往的增多,蒙古族的住房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事种植业的蒙古族农民住房,早已是土木或砖木结构的房子.在草原牧区,随着定居点的建设日益发展,砖木结构的房子也日益增多.更可喜的是民族传统住房蒙古包,给现代建筑艺术以重大影响.譬如,伊克昭盟成吉思汗陵园,呼和浩特民族艺术厅和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办公楼等建筑物,就是现代建筑艺术应用蒙古包造型的成功之作.它已成为民族建筑艺术中的主要建筑形式之一,为内蒙古自治区的建筑艺术增添了富有魅力的民族色彩.

为了方便

古等游牧民族传统的住房。古称穹庐,又称毡帐、帐幕、毡包等。蒙古语称格儿,满语为蒙古包或蒙古博。游牧民族为适应游牧生活而创造的这种居所,易于拆装,便于游牧。自匈奴时代起就已出现,一直沿用至今。蒙古包呈圆形,四周侧壁分成数块,每块高130~160厘米、长230厘米左右,用条木编成网状 ,几块连接,围成圆形 ,长盖伞骨状圆顶,与侧壁连接。帐顶及四壁覆盖或围以毛毡,用绳索固定。西南壁上留一木框,用以安装门...

全部展开

古等游牧民族传统的住房。古称穹庐,又称毡帐、帐幕、毡包等。蒙古语称格儿,满语为蒙古包或蒙古博。游牧民族为适应游牧生活而创造的这种居所,易于拆装,便于游牧。自匈奴时代起就已出现,一直沿用至今。蒙古包呈圆形,四周侧壁分成数块,每块高130~160厘米、长230厘米左右,用条木编成网状 ,几块连接,围成圆形 ,长盖伞骨状圆顶,与侧壁连接。帐顶及四壁覆盖或围以毛毡,用绳索固定。西南壁上留一木框,用以安装门板,帐顶留一圆形天窗,以便采光、通风,排放炊烟,夜间或风雨雪天覆以毡。蒙古包最小的直径为300多厘米,大的可容数百人 。蒙古汗国时代可汗及诸王的帐幕可容2000人。蒙古包分固定式和游动式两种。半农半牧区多建固定式,周围砌土壁,上用苇草搭盖;游牧区多为游动式。游动式又分为可拆卸和不可拆卸两种,前者以牲畜驮运,后者以牛车或马车拉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蒙古族定居者增多,仅在游牧区尚保留蒙古包。除蒙古族外,哈萨克、塔吉克等族牧民游牧时也居住蒙古包。
在辽阔的蒙古高原上,寒风呼啸,大地点缀着许多白色的帐篷。它们就是蒙古包,即蒙古人所称的“格尔斯”。自从有蒙古族以来,人们就开始使用蒙古包。这已经有很长时间了。但究竟是何时开始使用的,无人知道确切的时间。
蒙古包成为蒙古人的日常居所。大多数蒙古人是游牧部落,终年赶年他们的山羊、绵羊、牦牛、马和骆驼寻找新的牧场。蒙古包可以打点成行装,由几头双峰骆驼驮着,运到下一个落脚点,再重新搭起账篷。

收起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2844738.html
http://baike.baidu.com/w?ct=17&lm=0&tn=baiduWikiSearch&pn=0&rn=10&word=%C3%C9%B9%C5%B0%FC&submit=search

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架设时将“哈纳”拉开便成圆形的围墙,拆卸时将哈纳折叠合回体积便缩小,又能当牛、板。一顶蒙古包只需要40峰骆驼或10辆双轮牛车就可以运走,20小时就能搭盖起来。
蒙古包看起来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合于经常转场放牧民族居住和使用。...

全部展开

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架设时将“哈纳”拉开便成圆形的围墙,拆卸时将哈纳折叠合回体积便缩小,又能当牛、板。一顶蒙古包只需要40峰骆驼或10辆双轮牛车就可以运走,20小时就能搭盖起来。
蒙古包看起来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合于经常转场放牧民族居住和使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