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文学论文 > 教育资讯

文学论文 :《昔者君老》与楚国的太子教育[1]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4 09:12:27 文学论文
文学论文 :《昔者君老》与楚国的太子教育[1]
文学论文 :《昔者君老》与楚国的太子教育[1]文学论文
【找论文网 - 文学论文】
上博简(二)中有《昔者君老》一篇,仅存竹简四枚,其中完简三支,残简一支,共158字[1]。虽然简单,但由于记述了太子在君老时朝见国君所应遵守的礼节及国君去世后所应遵守的礼节,可与传世的一些儒家文献相佐证,因而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一些学者纷纷撰文,就文字的考释、内容的探讨发表意见,笔者读后,受益非浅,然觉得意犹未尽,尚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故此不揣浅陋,在学者们探讨的基础上,谈谈一些看法,不妥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为了讨论的方便,兹将简文抄录于下,简序、标点略作变动,然后在释读中加以说明。由于电脑书写,简文改为通行字,重文符号迳作重文。

君子曰:昔者君老。太子朝君,君之母弟是相。太子側聽,庶謁謁進。太子前之母弟;母弟遜退,前之太子;再三,然後並聽之。太子、母弟【1】能事其親。君子曰:子眚(省),蓋喜於内,不見於外;喜於外,不見於内;愠於外,不見於内。内言不以出,外言不以入。舉媺(美)廢恶【3】……至命於閤门,以告寺人,寺人入告于君,君曰:“召之。”太子入見,如祭祀之事……[各敬]【2】爾司,各恭爾事,廢命不赦。君卒。太子乃亡聞亡聽,不問不命,唯哀悲是思,唯邦之大甹(屏)是敬。【4】

“君子曰”,整理者陈佩芬先生认为“君子”是指太子须遵守的国君老卒之礼的传授者,也即太子的老师。其说甚是,因为从全文的实效来看,此文献应是楚史官对太子老师教育太子了解国君老卒之礼时的一份记录,后又被人传抄流传,故“君子”应是指太子的老师。当然,此文献也可能是太子老师教育太子了解国君老卒之礼时所采用的教材,但我们从“君子曰:子眚(省)”一句来看,又不像教材所为。“子”是对人的一种尊称,根据文意,当是指代太子,可译为“您”;“眚”读为“省”,可训为“明白、清楚”,则“君子曰:子省”就是“君子说道:你要明白”,这是一种现场当面教育的语式。如若是教材,则不应称“子省”,而应称“太子省”。故我们认为这是一份楚国太子教育的实录,对了解楚国太子教育的内容无疑具有重要作用。
“昔者君老”,有学者认为“老”是对“死”的讳称[2],有学者对此表示异议,进行了反驳,认为“老”是“告老传家”[3]。《礼记•曲礼》载:“七十曰老而传”;《左传隐公三年》载:“桓公立,乃老”,杜预注曰:“老,致仕也。”可见,“老”训为“告老传家”甚是。
“君之母弟是相”,对于此句,学术界讨论甚多。“是”,根据吴辛丑先生的意见,不是一个系词,在此起宾语前置作用[4];而王三峡先生认为可以作判断词[5];其实,笔者认为“是”可以作为代词,指代“太子”。“相”,整理者谓“‘相’,佑导,为太子入宫朝君的佑导者”,林素清先生赞同此说[6];彭浩先生却认为“相”应是“襄助”之义[7],吴辛丑先生赞同之[8];吴安安先生认为“相”作“辅相”解[9];邴尚白先生则主张“相”应指百官之长[10]。对此诸说,我们认为“相”作为动词,训为“襄助、辅佐”有理,因为从语法角度的来说,“太子母弟”是一个名词,“是”作为代词,则二者必须要动词来联系,才能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彭浩先生认为是“君之母弟辅佐国君”[11];吴辛丑先生认为是“太子辅佐君之母弟”[12],理由是“君之母弟”为“相”的宾语,主语则承前一句为“太子朝君”之“太子”。按我们的理解则应是“君之母弟辅佐太子”,因为太子作为储君,理所当然是国君“告老传家”的唯一对象,如若太子年幼或柔弱,则需要人来辅佐。辅佐的人选,在血缘关系盛行的先秦时期,一般是国君的弟弟或宗室大臣,这在西周和楚国表现得特别明显。如若是“君之母弟辅佐国君”,则应在“昔者君老”一句下,而不应在“太子朝君”句下,在“太子朝君”句下,说明“是”只能指代“太子”,而不能指代“君”;如若是“太子辅佐君之母弟”,则不仅与礼制不合,而且与历史文化背景也不合。正是因为是“君之母弟辅佐太子”,才有下文“君之母弟”与“太子”一同去朝见国君,相互之间再三谦让而并立听君面谕之事。
“太子侧听,庶謁謁進”,“听”由“圣”转读,整理者所释为是。“侧”,原文作“昃”,整理者认为不能读为“侧”,理由是“侧听”非礼,并释“昃听”为“太子朝君而君未能临朝,太子自早朝待命至日西时”。彭浩先生赞成“侧听”为非礼说,但认为“昃听”是指朝夕两次朝君中的夕朝[13]。林素清先生认为“昃听”可读为“侧听”,是专注、恭敬的样子[14]。笔者赞同林先生之说,因为此时太子尚在外廷,还没有获准进去,不存在侧听非礼的可能;其次,太子朝君,不可能专指夕朝,也存在朝朝的可能,故此,“昃听”可以读为“侧听”,指太子在宫门前的恭敬态度。“谒”,整理者提供了两种意见,或读“叩”,或读“谒”,但主要读“叩”,学者多从之;林素清先生认为读“谒”[15],笔者从之,然其认为上“谒”是谒者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