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文学论文 > 教育资讯

文学论文 :历史的英雄,人类的悲剧——鲁滨孙形象的现代解读[1]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3 23:54:27 文学论文
文学论文 :历史的英雄,人类的悲剧——鲁滨孙形象的现代解读[1]
文学论文 :历史的英雄,人类的悲剧——鲁滨孙形象的现代解读[1]文学论文
【找论文网 - 文学论文】
摘 要:《鲁滨孙漂流记》作为英国小说的开山之作,诞生后的两百多年里,作为消遣来阅读的有关英国人的冒险故事,实际上激发了探寻世界、征服世界和统治世界神话,鲁滨孙作为一个正常的、具有七情六欲的人,已经被这无休止运转的资本物化、异化了。它既是历史的英雄,又是人类的悲剧。

关键词: 鲁滨孙;英雄;悲剧

1917年,笛福发表了《鲁滨孙漂流记》。这篇小说在英国文学发展中开辟了现实主义的道路,也奠定了这种新型文学形式的基础。从此小说在18世纪文坛上迅速繁荣起来,成为这一时期英国文学的主要形式。正因为笛福对英国小说所做出的开创性功绩,他被后人称为小说之父。

《鲁滨孙漂流记》是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者的一曲颂歌。主人公鲁滨孙是笛福时代英国商业资产者的典型。他不安于天命,不愿再平凡舒适的家庭生活中消耗生命,而是积极大胆的四处探险。他三次出海,几乎险些丧命,但冒险的天性是他矢志不移。有一次出海,他流落在荒岛上,以令人难以置信的毅力,利用自己的双手为了生存而劳动和斗争,最终成为荒岛的所有者、全权统治者和立法者。在荒岛上生存14年之后,他终于有机会返回自己的国度,发现自己的巴西种植园安然无恙,自己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成了富翁。

小说一开始, 鲁滨孙的父亲就用描绘伊甸园一般的语言来描绘鲁宾孙的生活:“一种悠闲而快乐的生活”, 即中产阶级的生活。中产阶级“是世界上最好的阶层, 最能给人以幸福, 既不象那些体力劳动者, 必须受尽千辛万苦, 也不象那些上层人物, 被骄奢、野心以及彼此倾轧的事情所烦恼。”“只有中等阶层才有福气享受一切的美德和安乐。”但是对鲁滨孙来说,“脑子里充满了遨游四海的念头。”①

鲁滨孙的内心似乎有一股力量使他不能安静下来,不能满足,不停地行动、追求。而他的父亲是满足于中产阶级生活的,舒舒服服得过日子,品尝着生活的甜美滋味。但鲁滨孙内心却厌恶平凡中庸的生活,一定要到海外去。父亲的劝告,船破的教训都不足以使他回头,后来他从摩尔人手里逃出,在巴西置了庄园,本来可以定居下来。平稳的发财,但他还是经人一提议就欣然同意再次航海,终于遇难,只身到了荒岛上。最初的困难被他战胜了,他的生活已经相当安适了,但是他还是不知疲倦的扩充自己的事业。伊恩·瓦特认为,鲁宾孙的这种“自然本性”实际上是内在化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 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充满活力的方面。它的目的绝不仅仅是维持现状, 而是不断地改变现状。②

鲁宾孙不是有教养的贵族中间的人物,而是一个平民。他出身于中产阶级,这个阶层的人物没有什么遗产可得,只有靠自己努力才能维持中等地位,才能爬到上层去。“我要尽全力而为,只要我还能划水,我就不肯被淹死,只要我还能站立,我就不肯倒下。”对鲁宾孙来说,“一个人只是呆呆的坐着,空想自己所得不到的东西,是没有用的”,这就是绝对真理。它代表着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 有一种内在的冲动驱使他去操纵和支配外在世界, 去获取物质财富。

可以说,鲁宾孙的哲学是行动的哲学,不怕困难的哲学。“我生平没有使用过任何工具,然而久而久之,运用我的劳动、勤勉和发明才能,我渐渐发现,我什么东西都可以做出来,只要我有工具。话虽如此,即使没有工具,我也做了许许多多的东西……”。③他最后有船用,有面包吃,有陶器用,有种植园,有牧场,有两处住处……简直陶醉了,“我不断地带着一种高兴的心情想到我多么像一个国王。第一, 全岛都是我个人的财产, 因此, 我具有一种毫无疑义的领土权。第二,我的百姓都完全服从我, 我是他们的全权统治者和立法者”。④他用自己的双手,凭着开辟新天地的热情,改变了自己的处境,创造了整个自己的小王国。鲁滨孙堪称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理想的英雄人物,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说:

它(资产阶级)首次证明了,人类的活动能够取得怎样的成就。它创造了同埃及金字塔、罗马水道以及哥特式教堂根本不同的艺术奇迹;它举行了与民族大迁移以及十字军东征完全异趣的远征。

鲁滨孙在低矮的灌木丛中,拔群而出,成为一棵参天大树,就在于它表现出了一种过去的任何作品都没有表现过的人生价值观念,即人活着,应该为增值个人的物质财富而勤勉工作,应该善于经营,敢于冒险,敢于开拓。

我们看到,鲁滨孙在荒岛上的行动不断走向更高的支配形式:对自我的支配, 对环境的支配,对动物的支配,对野人和欧洲人的支配。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 笛福试图解决那个时代的经济、道德难题, 即解决对上帝意志的服从与在世俗社会里生存和发迹之间的矛盾。笛福通过描写鲁滨孙在荒岛上的经历, 使这两种观念达到一种完美的结合, 这无疑体现了笛福的乌托邦思想: 一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