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文学论文 > 教育资讯

文学论文 :浅析李清照抒情词中的女性情思[1]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4 03:40:05 文学论文
文学论文 :浅析李清照抒情词中的女性情思[1]
文学论文 :浅析李清照抒情词中的女性情思[1]文学论文
【找论文网 - 文学论文】
摘要:李清照的词从题材到风格形成了以婉约柔媚为主的女性化特点,以其真实、深婉的情感,表达了女性生活中的种种喜怒哀乐与悲欢离合,揭示了女性生活中婉美、多情的一面,而且以其不同时期的作品,构成了一部女性情感历程的巨著,展现了一个在那个时代十分特殊的知识女性的心灵世界。她塑造了三种令人回味无穷的女抒情主人公形象:少女的天真活泼,少妇的相思幽怨以及老年孀妇的凄苦无助,种种无不表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韵味、耐人寻味的情思。

关键词:李清照 抒情词 女性  情思

正文:

  李清照(1084—1151至1156年间),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章丘邑人,宋代杰出的女词人,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女作家。她诗、词、文、赋、金石、书、画无所不精,而以词的艺术成就最为突出。⑴清王士祯在《花草蒙拾》中说:“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辛弃疾)称首”。⑵谢无量《中国大文学史》:“李格非女清照………亦以倚声有名。”⑶胡适《国语文学史》称:“李易安乃是宋代一个女文豪。”⑷郑振铎《中国文学史》说:“李清照是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⑸刘大杰则认为李清照“是中国古典文学史有崇高地位的天才女作家。”(《中国文学发展史》)。主要著述有《李易安集》十二卷、《漱玉词》一卷(别本五卷)。《易安居士文集》七卷、《易安词》六卷等,今均俱失。

  李清照以旷世难逢的才思和女性特有的柔肠灵性,敏感深情地致力于别具一格的小词创作,不仅能使读者强烈地感受到真实、自然、感人的意境,而且,其所表现出的艺术创造力也非常人所能企及。她的词之所以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是由于其词中的情感和生活都是她的亲身经历和亲身体验,她抒情词中的女抒情主人公形象也是其独特的经历所决定的,有着她的魂、她的美、她的性灵、她独特的女性情思。

  纵观李清照的一生,她前半生为喜,后半生为悲,其作品内容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反映青春少女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作品活泼自由,充满生机,乐观向上;第二阶段反映年轻少妇思亲恋亲的绵绵情怀的作品,悲伤中包含着期盼,冷清中又有热烈的渴望;第三阶段由于国破家亡,孤身漂泊异地他乡,作品多思乡恋旧,怀念亲人,带着沉重的乡愁与破败之感,多抒写对国陷家亡的伤感之情及个人与社会的水火不容,表现一种孤苦无助的家国之痛。因此,本文就从李清照生活经历的三个阶段,来浅析她笔下的三种女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及其情思。

  一、天真烂漫的少女。表现了少女真实和热烈的情感和那种热爱生活及大自然,大胆追求爱情的抒情主人公情思。

 李清照出生自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官至礼部员外郎,博古通今、多才多艺,精谙经史,擅长诗文;母亲王氏,也是一个通文墨、懂诗书的大家闺秀。李清照从小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文学气息十分浓厚的官宦之家。更为重要的,李格非身为苏门“后四学士”之一,其学术思想、人生态度都深受崇尚真情与个性的苏轼的影响,表现于家庭管理与子女教育方面,就是与我国封建社会男尊女卑不让女子有学习诗书文化机会的传统不同,他并不轻视或束缚女性,而是对天资聪明、伶俐无比的女儿非常疼爱,任随李清照自由发展身心,这在为李清照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宽松的家庭环境,使得她所受到的教育并不是普通女子所能相比的。在家庭的耳濡目染及父母的言传身教下,李清照三岁就能将歌吟熟谙在心;四五岁就读书认字,念念有词;六七岁就博览诸子百家唐诗宋韵。就这样,李清照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她的名字成为聪颖智慧的代名词。长大后诗、词、文、赋、金石、书、画无所不精,不愧为一代才女,而其气质清新秀丽,活泼乐观,又成为大家闺秀的风流典范。读她的作品也可以看出她生于官宦之家,从小家境殷实,有着浓郁的家庭文化氛围,实乃“盐絮家风”。这样的家庭无疑会给李清照以较高的天赋和极好的家庭熏陶,为她的文学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外,宽松开明的家庭气氛,也造就了她率真自然的性格和心灵,奠定了其独立自由的文学创作风格。李清照的少女时代社会安定、家庭生活富足,加之个人心情舒畅,因此,她笔下的第一种女性形象——少女形象天真活泼、聪慧直率。

  少女时代是词人最快乐的时光。李清照性格比较开朗、活泼,在闺房里,她感到闷倦,在人面前,她显得腼腆,可是一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她就显得无比的天真浪漫,无忧无虑:

  “湖上风来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花,清露洗萍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怨王孙》

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

  这是一首情景交融的小词,上半阕写初到湖上的感受,下半阕写归去的心情。作者把热爱自然的主观意识赋予了客观存在的景物:分明是她爱好“水光山色”,却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