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文学论文 > 教育资讯

文学论文:李贺生平及其诗歌创作探析[1]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6 02:16:44 文学论文
文学论文:李贺生平及其诗歌创作探析[1]
文学论文:李贺生平及其诗歌创作探析[1]文学论文
【找论文网 - 文学论文】
唐代文学是南北文学的调和时期,盛唐是南北诗体调和得最纯熟的时期,中唐则是这种纯熟的反动时期。尤其是在安史之乱之后,政局不稳,社会动荡不安,中和纯正之音已不能满足乱后人们需要强烈刺激的要求,还有民间与庙堂音乐的大混合,都促使了中唐之后的文学更趋向于现实,在诗歌创作上不落前人窠臼。而李贺则是中唐具有代表性的诗人之一,是中唐最富有创意的诗人,诗中多些“鬼神”,世人以“诗鬼”,“鬼才”称之。他在世不过短短的二十七年,遗留在世的作品也不过二百多篇,但却是中唐诗坛中另类的另类。李商隐为其立传,称其为“不独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李贺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的关键人物,他开启了晚唐诗歌中迟暮黄昏的梦幻情调,他所偏重的怀才不遇和恋情题材成了晚唐诗词中的普遍主题。吴汝纶《跋李长吉诗评注》中道:“昌谷诗上继杜韩,下开玉奚,雄深俊伟,包有万象,其规模意度,卓然为一大家。”

一、李贺生平

李贺,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李昌谷、李奉礼,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自称陇西长吉、庞眉书客、唐诸王孙李长吉。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家居福昌之昌谷,后人因称李昌谷.体貌细瘦,巨鼻,通眉,长指爪.因仕途失意,就把全部精力用在写诗上.外出时背一破囊,得句即写投囊中,暮归足成诗篇.他的母亲见他作诗辛苦,责怪说:"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虽家道没落,但李贺志向远大,勤奋苦学,博览群书,顺利通过河南府试,获得了“乡贡进士”的资格。但李贺的竞争者毁谤他,说他父名晋肃,当避父讳,不得举进士。韩愈曾为此作《讳辩》,驳斥无耻奥步,鼓励李贺应试。但无奈“阖扇未开逢猰犬,那知坚都相草草”,礼部官员昏庸草率,李贺虽应举赴京、却未能应试,遭馋落第。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的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卒。李贺华年早逝,其生平事迹在《两唐书》及其他文献中记载颇为简略,且颇具传奇色彩。

根据朱自清《李贺年谱》,从唐德宗贞元六年(790)李贺出生到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病故这27年中,以唐宪宗元和二年(807)、元和四年(809)、元和七年(812)、元和八年(813)元和十年(815)可以算是李贺人生中几个大的事件。(1)唐宪宗元和二年(807),18岁的李贺参加河南府试,作《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并闰月》,获“乡贡进士”资格。旋有与贺争名者毁之曰:“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韩愈为作《讳辨》。然贺终未能就礼部试,落第。(2)元和四年(809)春,经宗人推荐,考核后,父荫得官,任奉礼郎,从九品。居长安,为官3年。(3)元和七年(812)春,送落第友人沈亚之回乡,作《送沈亚之歌》。后以病辞官,归昌谷。(4)元和八年(813)六月末,前往潞州,投友张彻。未见重于昭义军节度使郗士美,寄人篱下近2年。(5)元和十年(815)春,别张彻,南下和州访十四兄。恰逢其时,吴元济据蔡州,反。朝廷进剿,兵乱,李贺归途遇阻,遂南下,游历江浙一带。李贺英年早逝,却也一生不得志,所作诗歌中常有怀才不遇之感。从其生平可以得出几个结论:一、李贺是一个极有才华的人,《唐摭言》载“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不过据考证,此说法误,但是还是能够说明李贺年少才华便很出众。二、科举落第,仕途不顺。由前二者便引出其三、心生怀才不遇之感。当一个人很有才华且对国家满怀热情的热血青年,抱负得不到施展,久而久之就会心生不平,多有报国无门之感。而李贺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经历遭遇会对他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他的诗歌创作又是他内心心理的体现,所以他的生平经历与其诗歌创作有着一定的关联。

二、李贺的诗歌创作

李贺被人称作“诗鬼”,不仅是因为他的诗歌中多写“鬼神”,同时李贺的诗歌格调多为幽冥凄冷。对李贺诗歌的评价,可以从用字用语、创作手法、色彩、选材、意境塑造方面进行解析。

李贺用词颇具新意,他不一味的沿袭前人常用之语,经常自创新词。例“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秋来》)。古人多用“断肠”来表达悲痛欲绝的感情,而李贺诗中则是以“肠直”来表达。再如《李凭箜篌引》中“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一个“逗”与乐声相合,使得乐声更具一种灵动性;而“石破天惊”之语,单从字面上可以看出李贺写物多写金石硬物之类。多如“昆山玉催凤凰叫”,“夜天如玉砌”,“黄沟谷水光如刀”。使其塑造的事物更为凝重。

钱钟书曾指出,“长吉又好用代词,不肯直说物名。如剑曰‘玉龙’,酒曰‘琥珀’,天月‘圆苍’,秋花曰‘冷红’,春草曰‘寒绿’。”这一点不仅指出了李贺在用词方面的特点,还说明了李贺在创作的修辞手法上多用借代。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