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文学论文 > 教育资讯

文学论文:浅谈李泽厚的“自然的人化”[1]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5 22:07:43 文学论文
文学论文:浅谈李泽厚的“自然的人化”[1]
文学论文:浅谈李泽厚的“自然的人化”[1]文学论文
【找论文网 - 文学论文】
内容提要:许多学者对李泽厚的“自然的人化”提出了异议,在学者争论的过程中,李泽厚提出了“狭义自然的人化”与“广义的自然的人化”,其中王济生作为“美是协调说”的代表,根据李泽厚“广义自然的人化”进一步发展出了自己学说,即“美是宜人化”说,但却剥离了劳动、实践为美所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美是宜人化,自然的人化,李泽厚

  李泽厚,湖南长沙人,195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50年代,李泽厚作为一位风华正茂的青年,在有着蔡仪,朱光潜等诸多前辈的美学大讨论中,依然能够旁征博引,据理力争,舌辩群雄,不仅显示着其思维的灵活,也表露着胸中丰富的学识。以“重实践”、尙“人化”的“客观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美学观,为自己在美学殿堂中搏得了显耀的位置。

  李康在《运命论》里言“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所以,虽然李泽厚的最为引人注目的实践美学的有了一个坚实的哲学基础,可以从哲学上圆满地解决了美德本质问题。但我们可以发现,在处理美德具体问题上,他只是给了一个宏观的,框架式的论断,倘若再深入美学具体问题中,这些宏观的看法远远是不够的,留下了很多有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许多学者就关于李泽厚“自然的人化”的美学观提出了许多质疑,有些学者谈到如何判断,以及如何掌握自然人化的“度”,“人如何自然化?”,“自然的人化与人的自然化是如何统一起来的?”“自然的人化到底达到怎样程度可以提人的自然化?”当然提出除了“自然人化”理论相关问题外,许多学者也把眼光放到了李泽厚曾经提出的另一种美学观点,即“美是一种自由的形式”,他们往往会针对这一点提出“什么样的形式才是‘自由形式’?”

  关于“自然的人化”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徐碧辉在其论文《从人类学实践本体论到个体生存论——再论李泽厚的实践美学》谈道:

  自然的人化理论作为一种哲学理论固然是完整的,它在解释美和美感地本质问题上,有着无可比拟的的优势。

  关于徐碧辉提到的李泽厚自然的人化的“优势”,无疑是指着自然人化理论背后的坚实的哲学基础,李泽厚在探讨美的过程中,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即从人类的社会实践中去发现美的本质,肯定“美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同时他也做到了坚持美的客观性和美感的普遍性,避免了把美看成是是人的主观意识外化的主观唯心主义。朱光潜在二十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期间就坚持着主观唯心主义的看法,在美感经验中,心所以呈现于心者只是直觉,物所以呈现于心者只是形象。因此,美感的态度与科学的和实用的态度不同,只是聚精会神地对于一个孤立绝缘的意向的欣赏。相对于朱光潜的观点,李泽厚由于在坚持客观性,普遍性的前提下,很好的避免了让自己陷入唯心主义的窘境。但是徐碧辉在论文中并非仅仅是指出李泽厚自然的人化理论的长处,同时还是不免遗憾地在文中提道:

  作为美学理论来说,李泽厚实践美学的自然人化理论并非已经完美无缺,成为一个自足的体系。恰好相反,李泽厚的实践美学充满着一系列内在矛盾,一系列二律背反,一方面使它具有无比的深刻性,另一方面也留下了诸多看上去相互矛盾的地方。这些矛盾对立方面如何真正内在的统一起来,真正成为有机地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因素,如何具体地贯通起来,还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在徐碧辉的论文中并没有就“自然的人化”理论所存在的问题进一步阐释下去,转而去谈了晚年李泽厚所谈到的“情本论”。关于“自然的人化”的理论,李泽厚在其《美学四讲》有更为具体的介绍,马克思就黑格尔“美是理念地感性显现”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即“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李泽厚由于顾忌很多学者对“人的本质”的误解而改为“自然的人化”。也就是说李泽厚对“人的本质力量”注解为“自然的人化”。他在书中这样提到“自然的人化”的滥觞。

  在五六十年代,我曾用过“人的本质对象化”的提法,但我发现这个提法引起了好些滥用,后来我就只讲“自然的人化”和“自由的形式”,不再讲“人的本质对象化”了。

  李泽厚注解“人的本质对象化”只是为避免学者们的滥用,但这一行为却引起了美学界的不少争议。李泽厚“自然的人化”的进一步显示出了,学者们对马克思美学观点“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理解上的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形成的原因,主要来自于学者们如何注解“人的本质力量”。比如,李泽厚认为“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是物质性的现实实践活动,主要是劳动生产。而朱光潜对人的本质力量理解是人的意志、情感、思想。李泽厚在其《美学四讲》中道:

  难道人的情感、思想、意志不是人的本质力量吗?于是认为只要人们赋予对象以人的这种“本质力量”,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就是美了,于是,这就和朱光潜的说法没有分别了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