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工学论文 > 教育资讯

工科论文:地下水中BTEX自然衰减的研究进展[1]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30 10:47:36 工学论文
工科论文:地下水中BTEX自然衰减的研究进展[1]
工科论文:地下水中BTEX自然衰减的研究进展[1]工学论文
【找论文网 - 工学论文】
【摘要】简要论述了石油类污染地下水BTEX自然衰减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自然衰减的定义和分类。
【关键词】地下水;BTEX;自然衰减
1 引言
燃油(如汽油)地下储藏罐(Underground Storage Tanks,USTs)的泄漏是当前全球十分普遍的环境问题。美国在2003 年确认有443 568 处USTs 存在泄漏,相当于USTs总量的1/3[1];虽然我国缺乏类似的调查数据,但USTs 泄漏以及事故性事件是难以避免的,该类泄漏将构成我国水资源安全利用的潜在威胁。
燃油泄漏带来的主要问题是,地下水受到水溶性毒性烃的污染,如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Benzene, Toluene, Ethylbenzene, Xylene, BTEX)。由于BTEX在汽油中占有约22 %的体积比例[2],并且具有相对高的溶解度、迁移能力和致癌毒性,已引起了国际上学术研究的关注。北美与欧洲国家的研究认为,利用含水层土著微生物去除BTEX污染物是一种具有显著成本效益的含水层修复技术,即内在生物修复作用(Intrinsic bioremediation),该技术被社会普遍接受,并展开了深入研究。
2 自然衰减的定义及分类
基于已有的研究对自然界生物降解作用的认识,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NRC)在1993年首次对内在生物修复和工程生物修复做了界定。内在生物修复是仅依靠自然界内在的微生物作用来修复污染地下水,而工程生物修复是利用人为干涉来促进地下水系统中生物作用[3]。1996年,美国环保总局对自然衰减下的定义为:能够有效降低污染物的毒性和数量、控制污染物的迁移,以达到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生物降解、弥散、稀释、吸附、挥发、化学和生物化学作用[4]。
根据对污染物的破坏程度,这些自然发生的过程可归为两大类[5]:
(1)非破坏性过程:指对流、弥散、稀释、吸附和挥发等。这些作用虽然可以改变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浓度,但对污染物在环境中的总量没有影响,污染物的危害仍然存在。
(2)破坏性过程:包括生物降解、化学降解。这些作用使污染物不但浓度降低,而且结构破坏。其中化学转化不能彻底分解有机化合物,其产物的毒性有可能更大;而生物降解是唯一将污染物转化为无害产物的作用。对于有机污染物的自然衰减,其中最重要的是生物降解作用,因此自然衰减也通常被称作“内在生物修复或被动生物修复”。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上世纪80年代,为了评价和监测地下水中石油烃污染,欧美国家作出了巨大努力。普遍观察到,地下水中石油烃污染晕随时间变化而停止了扩展,推测存在一种动力稳定状态。最有说服力的例子是,位于明尼苏达州北部Bemidji Town附近的原油泄漏地,1979年,油管破裂导致1670 m3原油被泄漏到地面上,一年之后,油向下迁移并在地下水水面上形成一个漂浮的透镜体[6]。在这个场地建立了观测孔,监测工作从80年代到90年代,一个溶解烃的污染晕(主要是BTEX化合物)从透镜体向下游发展,然而到1985年,BTEX污染晕在距离透镜体仅150 m的下游停止了扩散。后来的研究表明,溶解烃淋滤进入地下水的速率与生物需氧、厌氧降解烃的速率之间出现了动力稳定(平衡)状态[7]。1985年以后,BTEX污染晕的位置与体积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
Barker等人[8]报道了关于BTX的试验研究成果,通过往浅层砂质含水层注入1800升BTX 化合物,含有苯(2.4 mg/L )、甲苯(1.8 mg/L)、对-二甲苯,间-二甲苯和邻-二甲苯(均为1.1 mg/L )和氯化物(浓度为1280 mg/L)的地下水,其中氯是示踪剂,进行了一年半的监测。结果表明:苯和甲苯在扩散相对位置上,具有与氯相似的扩散晕,但是,苯和甲苯晕的范围逐渐减小,且以甲苯减小速率最快,到108天,苯的扩散与氯相比明显减少,而甲苯已经消失。试验还表明含水层颗粒吸附BTX 以及生物降解作用的可能性,且是主要的净化过程。这个结果在室内模拟试验上也得到了证实。因此,用“自然衰减”一词来描述包含弥散、扩散、吸附和生物降解这样一个混合的、能够导致污染物浓度下降的过程。类似地,Chiang等人[9]指出一个气体厂下面的污染含水层在3年时间内,苯的质量出现明显的损耗,其原因是自然衰减作用的结果。
在加里福利亚州,对一个更大的拥有7167口市政供水井的场地研究表明,场地在汽油泄漏进入地下水系统期间,苯的检出只有10口井。这项研究得出结论,认为生物降解作用消耗了BTEX化合物,由此保护了加州地下供水水源地免遭石油烃污染。基于地下水系统中土著微生物的作用,自然衰减监测已成为许多石油产品污染地下水场地优工学论文